第159章
关灯
小
中
大
,目前已经抵达京都府,就在城外准备过水门。
” “哦?”元狩帝来了兴趣,倾身问道:“他还有这等本事?这一路运来,财力物力和人力可耗费不少。
散尽家财……呵,祖上家业不薄啊。
” 赵伯雍:“江南富庶,底子厚,实属寻常。
” 元狩帝:“做到这份上了,朕是不得不开恩典啊。
” 元狩帝:“罢了,毕竟是太后寿诞,不宜见血,既然大赦天下,便让麻得庸也得几分恩典。
如果能让太后高兴,朕不仅不罚他,还得赏他。
” 元狩帝:“今日奏折都送到了,你下去忙吧。
” 步步后退,到殿门口时遇到来觐见的康王,互相问好便一个退出一个进殿。
康王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看远走的赵伯雍,心思转了几圈,来到元狩帝跟前说道:“皇兄,各地进供的寿礼都送到慈明殿去了。
臣弟还在民间搜罗了一支杂耍,特别有趣,府内不少达官贵人都请去府里表演,听闻他们近来编排一出八仙贺寿,还没开演。
臣弟自作主张请他们在太后寿诞上表演。
” 元狩帝:“你有心了。
” 康王见元狩帝心不在焉,不觉奇怪,他这位皇兄最孝顺,去年没能大办太后寿诞便耿耿于怀,今年更是事事亲自过问,怎么这会儿不关心? “皇兄有心事?可是跟赵宰执有关?” 元狩帝敲桌:“你上来看看这些奏折。
” 康王从善如流,仔细看完三本奏折感觉不太对,连忙快速翻阅六七本奏折,心中大为震惊:“都是来替麻得庸求情?这麻得庸是什么人,有如此大能耐,竟能在十日之内便重新从广东运来一批英德石,还能从两浙粮商那里筹到二百万石粮食!” 元狩帝:“朕在意的是这份保奏名单,一百八十人,两江、广东和福建四省都有人。
” 康王:“是朋党?可他一个七品判官,没甚门路,如何引得这么多人为他保奏?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滨,我看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多人保奏。
” 元狩帝:“知道广东来的英德石是以谁的名义进贡吗?” “借管文滨的名义,实际是昌平公主的孝心”康王一惊,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的眼睛:“是昌平?”
” “哦?”元狩帝来了兴趣,倾身问道:“他还有这等本事?这一路运来,财力物力和人力可耗费不少。
散尽家财……呵,祖上家业不薄啊。
” 赵伯雍:“江南富庶,底子厚,实属寻常。
” 元狩帝:“做到这份上了,朕是不得不开恩典啊。
” 元狩帝:“罢了,毕竟是太后寿诞,不宜见血,既然大赦天下,便让麻得庸也得几分恩典。
如果能让太后高兴,朕不仅不罚他,还得赏他。
” 元狩帝:“今日奏折都送到了,你下去忙吧。
” 步步后退,到殿门口时遇到来觐见的康王,互相问好便一个退出一个进殿。
康王走了几步,忽然回头看远走的赵伯雍,心思转了几圈,来到元狩帝跟前说道:“皇兄,各地进供的寿礼都送到慈明殿去了。
臣弟还在民间搜罗了一支杂耍,特别有趣,府内不少达官贵人都请去府里表演,听闻他们近来编排一出八仙贺寿,还没开演。
臣弟自作主张请他们在太后寿诞上表演。
” 元狩帝:“你有心了。
” 康王见元狩帝心不在焉,不觉奇怪,他这位皇兄最孝顺,去年没能大办太后寿诞便耿耿于怀,今年更是事事亲自过问,怎么这会儿不关心? “皇兄有心事?可是跟赵宰执有关?” 元狩帝敲桌:“你上来看看这些奏折。
” 康王从善如流,仔细看完三本奏折感觉不太对,连忙快速翻阅六七本奏折,心中大为震惊:“都是来替麻得庸求情?这麻得庸是什么人,有如此大能耐,竟能在十日之内便重新从广东运来一批英德石,还能从两浙粮商那里筹到二百万石粮食!” 元狩帝:“朕在意的是这份保奏名单,一百八十人,两江、广东和福建四省都有人。
” 康王:“是朋党?可他一个七品判官,没甚门路,如何引得这么多人为他保奏?便是他上差洪州知府管文滨,我看也不见得能有这么多人保奏。
” 元狩帝:“知道广东来的英德石是以谁的名义进贡吗?” “借管文滨的名义,实际是昌平公主的孝心”康王一惊,愕然地看向元狩帝黑沉沉的眼睛:“是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