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关灯
郑玄先后师从于第五元先、张恭祖、马融,于四十岁上已成当世经学名家,客耕东莱期间门徒数千,听之讲学。

     建宁元年的党锢之祸,因郑玄曾为杜密故吏,也将其牵连在内,于是在十三年前,郑玄被遣返祖籍高密□□。

     世人多重名士,何况是郑玄这样的天下名士。

     遣返高密之后的禁锢,也并未影响郑玄在高密传道授业。

     他更是在这十三年间,写下了数百万字的经学典籍,创立了郑学,又于和今文经学的对峙中一战成名! 即便是门徒声势浩大至此的黄巾军,也实在不敢说在高密与东莱等地,在一呼百应上能与郑玄相比。

     高密之名,若因郑玄的缘故,或许尤在北海之上。

     而这位找上门来的年少童子,若当真是郑玄之徒,梁仲宁还当真不敢对她有所慢待。

     他将手中的半截枪杆垂落了下来,神情中已经少了几分攻击性。

     随后,他掣着缰绳缓缓而前,直到停在对方的面前。

     在如此近的距离之下,那张逆光中的脸便足够清晰地呈现在了他的面前。

     他这贼寇当前的威慑之下,对方的神情依然有一派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沉静,更只是抬了抬眸,像是对他又做了个示意。

     如此年少,又有如此风姿气度,好像的确说得通。

     在形成了这种认知之后,梁仲宁更不难进一步推断出为何她会出现在此处。

     郑玄此人,年少之时即通晓谶纬方术之学,术数水准绝高,入关中拜马融为师后更是跟随其行演算浑天学说之事。

     在梁仲宁这等对郑玄多有风闻的人看来,若这小童为郑氏门生,在推天演命的学问上少有所成,进而推算出了他的动向,也未尝没有这个可能。

     梁仲宁心中对此等高人有所顾忌,面上却不想露出任何示弱的情绪,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