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最底层的农户家庭,依旧是勾心斗角。

    上一刻为他吃一块肉打闹,下一刻就是他拿一根线争吵。

    表面和谐的大家庭,内里却是暗流涌动,一点不输皇帝后宫。

     在贫困的家庭也有地位划分,季云芷认真的梳理过,姥爷季屯粮是当之无愧的一家之主。

    掌握儿女姻缘分家以及一切物质生存资料的帝王。

    后姥姥林氏属于第二梯队,季家村响当当的娘子军一号,带领两个儿媳妇王氏和刘氏对她娘发起战争。

     简单来说他俩是全家人讨好的对象。

     遗憾的是这两人都无比厌恶季桂花和她带回来的拖油瓶女儿。

     季云芷认为季屯粮的人生完全能拍一部古代的村宅门,去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儿一女。

    一个所托非人带着女儿被赶回娘家,一个被朝廷抓壮丁了,十五年音讯全无。

     可以说这两个人的人生全部毁在林氏和季屯粮手中。

     季云芷力图从各个角度分析这场村宅门大戏,不管后娘平日在怎么好,一到决定人生关键时刻的大事,保准各种给你拖后腿断链子。

     就像林氏,贤良的名声在整个季家村是排的上号的,说起这人无不竖起大拇指。

    但舅舅季成文这条命毁在她手上是事实。

     十五年前朝廷和边关打仗需要征壮丁去运粮,古代一怕老天爷坏粮食收成,二怕朝廷打仗上前线。

    按照每家每户的名额划分季屯粮要出一个儿子,不想去前线也行,拿钱买死囚犯吧,或者进城找人帮顶。

     谁料临到拿银子的关键时刻,林氏说钱不知道去哪里了。

    等一家人着急忙慌的找到后,已经是第三天了。

    死刑犯没了,城里帮替的更是喊出六十两银子的高价,若是第一时间只需二十五两。

     普通农户家庭一年靠种地卖粮也就三十两,二十五两全家人勒紧裤腰带几年轻轻松松,可六十两就另当别论了。

     好吧拿不出银子那就出人吧,按季云芷的想法,林氏有两个儿子怎么都轮不到她亲舅啊。

    况且古代宗族极其看重长子这个名号,不仅着重培养,就连分房分地都占大头。

    当壮丁一般都是家里排行第二的儿子。

     可林氏就是有本事,拖着季成文亲事不说,连征兵也让他去了。

     对此季云芷的评价是典型的有了后娘有后爹。

     她舅舅就成了少时离家,中年未归的代名词,现在季家村权当他死了,第五年没回来就立牌子了。

     上次清明节季云芷还和她娘去烧纸了。

     死了也就算了,可官府一直拖着不消户籍,布告上也没有舅舅的名字,可这也导致抚恤金一分也拿不到,为此林氏没少发火。

     说起她娘那真是一把辛酸泪啊,灾难人生完全是季屯粮和林氏一手造成的。

    想当年林氏刚进门,季桂花不过两岁,半大的娃娃却要伺候进门后娘。

    洗衣做饭喂猪下地割猪草,后娘月子是一个接一个坐,半大的孩子和亲哥包揽了家中大小事务。

     季屯粮又是个不管事的,林氏轻轻松松一句:“桂花没了亲娘,家务事操劳的不好,以后如何说亲。

    ”就罢了。

     嫁农户也就算了,季云芷母亲偏给人做了妾。

    自古就有宁为寒门妻不做高门妾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