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关灯
来了吧?幸好今日她想着要结交贵女,怕叫人看轻了,刚才特意打扮了一番。

     却不敢再看,只当没听见锦柔的讥笑,只装作无谓地敷衍朝亭子那头扫了一眼,见有一个黑色柱子似的人站在小公爷身后,也懒得细看面目。

     这时却听琴声一停,亭子里有人拍掌叫好。

     便听有人道:“把这琴给姑娘们送过去。

    请她们也推一人还酬一曲,方是道理。

    ” 就有几个小丫头,抱琴的抱琴,抬凳的抬凳,往石拱桥上跑。

     路过她们,有丫头认识锦柔,问了声好。

     锦鱼慢慢跟着锦柔上了桥,就见除了锦心,还有三位姑娘。

    锦柔便一一替她引见了。

     一位大约十三四岁,梳着双丫髻,扎着珍珠头箍,一粒粒珍珠能有龙眼大。

    瓜子脸,狭长眼,生得十分秀气。

    叫钟微,原来是钟三公子的妹妹。

     一位却有十七八岁的模样,比她们都年长些。

    眉眼比锦心还要精致美丽,与王才子有几分相像。

    通了姓名,果然是王青山的长姐,名唤王青云。

     最后一位与她相仿的年纪,长得粗眉浓眼,英气勃勃,冲她一笑,脸颊上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

    是安国伯家的嫡女,姓柯,叫秀英,在家行三。

     锦鱼见众人态度疏离,心知交朋友这事欲速则不达,再说这几位的性情她也不了解,倒不必急着巴结,当下便也不刻意言语,斜靠在桥栏杆上,认真欣赏四周的玉簪花。

     就见绕池怪石间,一丛丛玉簪茂盛葳蕤,绿盘金边,中间白色的花朵绽放如一捧捧雪柱冰棱,叫人如身在画中。

     耳朵里就听众人推举锦心弹琴回赠。

    她不由微微一笑。

    这些姑娘自然都是聪明伶俐的。

    知道小公爷到底想要谁的酬和。

     锦心推辞不过,粉红着一张俏脸,便坐下弹了一曲《高山流水》。

    琴声悠扬婉转,颇有“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的意境,听得出来在琴技上是下过苦工夫的。

     一曲既罢,众人自又是一阵喝采。

     就见有个青衣小丫头捧了件东西往这头飞跑,一时到了,那小丫头喘着气笑道:“小公爷说这一曲是姑娘赢了,这是输给姑娘的彩头。

    ” 就开了红漆描金的捧盒。

     锦鱼好奇探头看去,就见里面紫红丝绒垫上放着一枚翡翠玉簪,八分左右长,一头粗,一头细,粗的那头顺着石头白泌色,雕着一朵朵玉簪花,晶莹剔透,美得窒息。

     这哪里是什么彩头,分明是小公爷绕着弯儿的在给锦心送定情的礼物。

     就听王青云爽利笑道:“怎么还有彩头?早知如此,我便也下场了。

    琴到了咱们这边,咱们可不能叫他们小瞧了去。

    ” 便吩咐那丫头道:“你回去跟他们说,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

    我今儿拿出一方紫云砚来做彩头,让他们各做一首咏玉簪诗来给我们品鉴品鉴。

    ” 锦鱼不由大觉有趣。

    便心下捉摸,若是轮到自己该出什么彩头方好,若出自己戴的钗环,落到不知道哪个男子手中却是尴尬。

    想到此,眼睛不由瞟向对面亭中,一眼又落在江凌身上。

    突然想起,江家是个没钱的。

    几次相遇,江凌都穿着这种半新不旧的素蓝衫子,定然是囊中羞涩。

     若是一会儿大家都比着出彩头,他岂不尴尬?若是丢了脸,怕连她自己都要牵连进去,白白给锦心嘲笑了去。

     便大方笑道:“姐姐这彩头太贵重了。

    若是要咱们一人出一份,我可出不起。

    不如……” 哪知话未说完,便叫锦心高声打断了:“五妹妹!你这叫什么话!你若出不起,我这当姐姐的替你出了便是!”说完,便对众人道:“我这妹妹是在庄上长大的,没见过这些世面。

    还望姐妹们看在我的份上,莫要与她计较。

    ” 锦鱼笑容一僵。

    锦心竟是连话都不让她说完,还生怕别人不知道一样,特意扯上什么她是在庄上长大的。

    这是等不及到成亲之日,便要踩着她显摆自己么?!还是当着她未来夫婿的面!真是欺人太甚。

    若不叫她狠狠吃个教训,她怕是要变本加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