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关灯
豆绿说的话是:玉肌膏我送到姑爷手上了。

     锦鱼呆怔半天,内心却是转忧为喜,又大为感动。

     豆绿不必说,从小在她身边长大,忠心耿耿,打死也没出卖她,怕坏了她的名声。

     而江凌也不是笨蛋。

    手里明明握着玉肌膏,却始终一言不发,装木头,配合豆绿。

     送钗子的事终归是假的,最后总能辩解清楚。

    只要他跟豆绿都矢口否认交换了任何东西,许夫人空口无凭,她私送玉肌膏的事也就遮掩过去了。

     “傻丫头,你早该实话实说,白挨了打!”与豆绿相扶着,一路往紫竹斋去,她忍不住心疼,埋怨道。

     “我才不傻。

    是姑娘傻。

    那钗子怎么来的,只要侯爷一查便知道来历了。

    到时候,还不知道是谁倒霉。

    偏姑娘一来就认了,这事回头若叫有心人传得到处都是,岂不叫人笑话姑娘,坏了姑娘的名声。

    ” 豆绿肿着小嘴,却仍是嘴硬,倒叫锦鱼有些哭笑不得,摇了摇头,她已经说了这事与小公爷打人有关。

    她是不信许夫人与锦心笨到这个地步,会继续在这事上做文章。

     她不由骂道:“糊涂。

    好汉不吃眼前亏。

    名声坏了总有法子洗干净。

    若是人打坏了,我哪里再找一个豆绿去!” 豆绿挽着她的胳膊,笑道:“不过几巴掌,哪里就打死我了呢!若真有性命之忧,姑娘放心,我肯定立马招供,把姑娘卖个干净。

    ” 这话说得,别说锦鱼,便是一向沉默得像个影子般的茯苓也跟着笑出了声。

     豆绿又得意道:“姑娘,我看咱们姑爷不错。

    您瞧瞧,今天这样的日子,敬国公府不过打发两个体面的婆子过来。

    咱们姑爷却是脸伤着,也要亲自来送腊八粥。

    便连府里的婆子们都说,姑娘低嫁永胜侯府,日后定是只有享福的!” 锦鱼不由莞尔。

    有个忠心耿耿的丫头,还有一个会装傻充愣的相公……享不享福不好说,日子大概不会太无聊。

     * 被禁足了紫竹斋,锦鱼反倒觉得开心。

    至少许夫人锦心没办法再找她的麻烦了。

     怕香罗或是玉钰又出卖她,便打发了去浅秋院帮秦氏看屋子,身边只带着豆绿茯苓,除了隔两三天去望燕楼照料景阳侯的竹子还有培育兰花,便是加倍用心的设计制作嫁衣。

     没错。

     锦心想跟她同日出嫁,她便要叫锦心悔不当初。

     一个新娘子,除了比十里红妆的嫁妆外,最重要的便是盖头与嫁衣。

     比嫁妆,她是不可能比锦心更有钱。

     但是她的盖头与嫁衣,一定会在当天把锦心比得日月无光。

     所以许夫人最后想给她多少嫁妆,她根本懒得去过问。

    反正公中该有的,许夫人既然自许是贤惠人,也不敢做得太明目张胆。

     转眼就到了年关。

    为着一家子团圆好看,她的禁足也就再度解除了。

     不过这次她又多了些谨慎,但凡踏出紫竹斋一步,都叫茯苓跟着。

     茯苓是老太太院子里出来的人,对府里的事见得多,不会像豆绿似的轻易踏进别人的圈套。

     因此安安稳稳地过了年。

     这期间,锦鱼也见了不少亲戚,包括三位姐姐。

    不过姐姐们对她都很冷淡,全都围着锦心转,好像四月份就要出阁的,只有锦心这一个妹妹。

     她也并不把她们那种势利的态度放在心上,反而十分高兴。

     以后嫁到永明侯府,也少了几家需要应付的亲戚。

    还有一件让她开心的事,便是她娘秦氏脸上的那道像白竹叶似的伤疤,终于彻底看不见了。

    经玉肌膏养了这些日子,她娘秦氏越发貌美如花,容色更胜伤前。

     说来多亏了茯苓。

    她之前一时配不齐的药,茯苓说老太太那里的药比药铺子都全,自告奋勇去要了来,包括一大包研得细细的珍珠粉。

    她配得了,便也孝敬了老太太一罐子。

    老太太用了,也说好。

    又赏了她些好药材。

     过了年没多久,进了二月,便到了锦心与她十六岁的生日。

     许夫人想着锦心最后一次在家中过生日,自然大为不舍,替她好好地操持了一番,请遍了京中亲友,来了二三百人,轰轰烈烈热闹了一整天。

    也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