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戚家那时候条件也不怎么样,能选的人家也不是很多,挑来挑去终于看中了一户,将渔哥儿嫁到了外村的一户农家里面。

     那家村子在杨溪村下面,与杨溪村隔了三个村子,路途遥远往来一趟极为不易,渔哥儿也只能在逢年过节时回来一次。

     这些戚大伯都明白。

     年初戚大伯过寿,还是个整寿,虽然上面有着戚老太太不宜操办,但身为儿女的回来陪吃顿饭总是理所应当的,两个女儿都回来了,独独渔哥儿那边没有动静。

     戚大伯这人……说好听些是老实朴实性子憨厚,说难听些就是脑子直不想事儿,你让他种十亩地他提起锄头闷头就干,让他想想村里的事他想三天三夜也未必能想明白。

    他当初只觉得是年初事多渔哥儿路远家忙,往年也不是没有没回来的时候,惦记了两天又忙起了春耕,直到前段时间戚阿爹的忌辰还没回来才琢磨出了不对。

     就算是人没回来,也总该托人捎个信儿来吧?! 戚长夜穿过来时村人刚忙完地里的活,戚大伯想走又脱不开身子,他这辈子做惯了照顾人的角色,总不能在这种关键时刻扔开田里的活去冯家村找人,最后只得又硬生生地在地里忙了几日,忙完之后直接冲向了渔哥儿嫁去的冯家村。

     他也不是没想过找人帮着问问,但那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也没人有时间精力能帮他跑这一趟。

     “渔哥儿瘦了不少,和我说是婆母病了走不开身,他那院里的确一股药味,我们两个也说了些话,后来看着天色就赶回了村子。

    ” 那边也不是什么富庶人家,条件甚至比村中的戚家还不如,根本挤不出来能给戚大伯住的地方。

    两个村子又实在相隔太远,戚大伯一大早就出了戚家的大门,一路上根本没怎么休息,即便是这样到冯家村时也都已经是下午了,没说上几句话就得忙着返程,否则今晚就得赶夜路回来。

     当今天下还算太平,起码这附近没有大规模的山匪,但偷抢之事也没法断绝,官府衙门年年都能抓到好几个。

     戚大伯见人平安便松了口气,后面又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赶,等回了戚家彻底放松下来回想今日的事情又突然反应过来……他在冯家见到的一切都透着股诡异味道。

     比如说冯家人一直盯着他们,自始至终他都没能和渔哥儿单独说上一句。

     比如说渔哥儿见他离开时止不住往下掉的眼泪。

     戚大伯越想越慌,出门叫了戚家的几个汉子就要往冯家村赶,但被戚老太太拦了下来。

    一方面是今天已经晚了,从杨溪村到冯家村要翻过一个小山包,折腾一趟需得四五个时辰,等他们到了地方恐怕已经是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