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关灯
恍然间,他想起班师回朝时,重逢在春光落花里的青衣少女,十六岁的少年不敢去问公主的名讳,却偶然得知这一辈的皇子皇孙无论男女,皆是从玉。

    带着一丝侥幸,李玄烈问:“太子的生母难道是这位玳儿?老师,她究竟是何人?” 梁太傅手捋长须,不疾不徐道:“此人确实是太子生身之人,且是一位刘唐故人。

    ” “刘唐故人……难道……”李玄烈心中惴惴,信纸已被抓出一道皱痕,他望向太傅寻求一个答案。

     太傅知他心思,摇头道:“五年前,元雨公主因叛乱之罪自裁于牢狱之中,这刘唐故人另有其人。

    ” 李玄烈眼底沉下落寞,他继续问:“那会是谁?” 太傅一笑,将一块皇宫的腰牌放在李玄烈手中,缓缓道:“答案在江南,还请陛下自己去寻。

    ” “为何是江南?” “因为这封信要寄去的地方,便是在江南。

    ” 望李玄烈策马离去的背影,范愁有些担忧:“老师,国不可一日无君,本就有贼人居心不轨,现让陛下离开京城,保不准……” 梁太傅面色从容:“陛下如今只有十六岁记忆,还只是当年那个只会打仗的傻小子,他连政务都忘了如何处理,也帮不上什么忙,你老师我年事已高,实在是教不动陛下第二回了,先让他恢复记忆才是首要之事,让他去一趟江南,也许就都能想起来了。

    ” “再说,陛下此去江南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不如趁此大好机会,替陛下好好清理一番宫闱,将那日的心怀不轨之人揪出。

    ” 第一章62 刘玳不爱风雨日,阴沉多悲戚,可江南的雨却不同,幽幽绵绵总是动人,似乎只教人忆起些风月往事。

     朦胧雨色中,他一人撑起油纸伞,斜向手里牵着的小女孩,父女一道缓缓归家。

     新家是不久前买下的宅子,多亏了李玄烈相赠的金银与他早年存下的一点积蓄,虽算不上大,但父女二人住着足矣。

     前几日他送阿嫣去书院读了书,然而小姑娘却因犯了些事又被领回了家。

    起先是那群小孩笑阿嫣是蓝眼睛的胡虏,又动手推起了阿嫣要欺负,可阿嫣不是个好惹的,一拳打哭一个,小孩们吓得连叫姑奶奶,然而一转头就回去告诉了父母,书院的先生只想息事宁人,便委婉退回了阿嫣。

     刘玳也不恼,亲自去接女儿回家,对阿嫣笑道:回头爹爹给你请个教书先生来家里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