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郑济民的回忆
关灯
小
中
大
《政坛幻变》第一章郑济民的回忆在线阅读
还记得上小学,天刚蒙蒙亮的时候,母亲就把我叫醒,“济民,你爸已经在门口等你了”,这时我总会把脑袋藏的深些,让被子盖过头顶。
母亲并不会轻易放过我,如果在她喊过的5分钟后,仍不起床,接着就是找抽,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用竹子绑成的教鞭抽打。
出门时,我总会哭着跟着爸爸走。
父亲是镇上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人,他习惯的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与单位之间,是典型的早出晚归的代表。
我的小学是昆阳第一小学,离我家有1小时的行车路程,不过离父亲单位确不远,于是我便一直是坐在父亲脚踏车的后座上过完小学5年时光。
不知多少个早晨,我都是被母亲连骂带赶给“请”出来的,我无奈的坐在父亲的脚踏车后座上,本想诅咒母亲几句,或者骂她几句,怕离家近被母亲听到。
战战兢兢的等到脚踏车上了公路后才小声的骂了句。
声音足够小,却也足够大,因为我想让父亲听到,让他知道我很苦,很累。
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到镇上打工赚钱。
他话不多,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很怕老婆的人,有次在家里,他跟朋友一起喝酒喝高了,说了几句大话,被母亲瞪了一眼,便不敢说话了。
我当时就诅咒我母亲的跋扈,同时痛恨父亲的懦弱,但是我人小言轻,始终没敢骂出声,顶多在心里自己意*下。
有次早晨,父亲问我:“济民,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苦,没有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总会摇摇头,其实他如果去掉后面那半句话,我肯定会点头的。
父亲见我只是摇头却没回答他,就再问了一遍,看着父亲那辛酸的目光,我感觉他十分恶心,怎么问这种问题呢,“好了,好了,这种问题用问吗!没文化。
”父亲转过头,车子又动了起来。
空气中好像蔓延着父亲的声音,“济民,有家的地方再早起来,再累的工作,再麻烦的事情,我们都会快乐的,苦是相对于没家的人来说的。
”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的母亲每天在煮好早饭等我们之外,还得给我们换洗衣服,打扫家里的卫生,管理家务,等太阳出来了,她还得到村里的印刷厂工作。
那个年代的印刷厂,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就叫高级污染,那里面的工人全都得买人寿保险,能待上两年的叫神经病,待上五年的叫老年痴呆,而我母亲一待就是7年,直到我上初二那年,因为我成绩下滑了。
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父亲当时对我说的那句话,并且认为那是父亲说的最有水平的一句话,父亲是真正的男人!
母亲并不会轻易放过我,如果在她喊过的5分钟后,仍不起床,接着就是找抽,而且是实实在在的用竹子绑成的教鞭抽打。
出门时,我总会哭着跟着爸爸走。
父亲是镇上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工人,他习惯的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家与单位之间,是典型的早出晚归的代表。
我的小学是昆阳第一小学,离我家有1小时的行车路程,不过离父亲单位确不远,于是我便一直是坐在父亲脚踏车的后座上过完小学5年时光。
不知多少个早晨,我都是被母亲连骂带赶给“请”出来的,我无奈的坐在父亲的脚踏车后座上,本想诅咒母亲几句,或者骂她几句,怕离家近被母亲听到。
战战兢兢的等到脚踏车上了公路后才小声的骂了句。
声音足够小,却也足够大,因为我想让父亲听到,让他知道我很苦,很累。
父亲文化水平不高,上完初中就辍学了,到镇上打工赚钱。
他话不多,在我的印象里,他是个很怕老婆的人,有次在家里,他跟朋友一起喝酒喝高了,说了几句大话,被母亲瞪了一眼,便不敢说话了。
我当时就诅咒我母亲的跋扈,同时痛恨父亲的懦弱,但是我人小言轻,始终没敢骂出声,顶多在心里自己意*下。
有次早晨,父亲问我:“济民,你是不是觉得自己很苦,没有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
”我总会摇摇头,其实他如果去掉后面那半句话,我肯定会点头的。
父亲见我只是摇头却没回答他,就再问了一遍,看着父亲那辛酸的目光,我感觉他十分恶心,怎么问这种问题呢,“好了,好了,这种问题用问吗!没文化。
”父亲转过头,车子又动了起来。
空气中好像蔓延着父亲的声音,“济民,有家的地方再早起来,再累的工作,再麻烦的事情,我们都会快乐的,苦是相对于没家的人来说的。
” 很多年以后我才知道,我的母亲每天在煮好早饭等我们之外,还得给我们换洗衣服,打扫家里的卫生,管理家务,等太阳出来了,她还得到村里的印刷厂工作。
那个年代的印刷厂,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来看,那就叫高级污染,那里面的工人全都得买人寿保险,能待上两年的叫神经病,待上五年的叫老年痴呆,而我母亲一待就是7年,直到我上初二那年,因为我成绩下滑了。
直到今天我都还记得父亲当时对我说的那句话,并且认为那是父亲说的最有水平的一句话,父亲是真正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