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临高台十
关灯
小
中
大
松了口气,“想必你母亲也猜到我的意思,趁机让你远离京都的纷争,在我这里好好散散心。
” 姨母和母亲的想法,宋矜已然猜到。
她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辰州就那么大的地儿,就怕你嫌无聊。
”沈赵氏又说。
宋矜笑着道:“陪着姨母,哪里还会觉得无趣?倒是姨母的气色,我瞧着倒好,想必是没有大碍的。
” “刚碰面,七表妹便记挂着母亲。
”沈君诚看了眼宋矜,瞧着沈赵氏说,“一路都在问母亲的病。
” 宋矜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说话。
帘子处便响起细碎的声响,一个扎着小抓髻的女孩儿立在帘子处,眼巴巴看着屋内。
沈赵氏见她便笑,招了招手,“令令,过来。
” 叫令令的女孩弯唇眯眼,几步扑入沈赵氏的怀中,咯咯地笑问:“这是宋姐姐吗?” “是你宋姐姐。
” 令令从袖子里取出一只香橼,捧到宋矜面前,脆声道:“宋姐姐。
” 满室生香。
女孩儿眼睛清亮,坦然瞧着她。
“给我?”宋矜试着接过来,小心捧在手里,“很香,我很喜欢。
” “我特意摘给宋姐姐的!”令令似乎很高兴,瞧瞧沈赵氏,又瞧瞧沈君诚,“宋姐姐生得这么好看,收了我的佛手,能不能给堂哥做娘子?” 这话叫宋矜一愣,沈赵氏却笑起来。
沈君诚笑意收了收,倒也没有不好意思,只屈指叩了叩令令的小脑瓜。
“我听说,你已经和谢大人和离了?” 听见姨母问,宋矜收敛了眸色,温声道了句是。
对上姨母若有所思的眼,她却低垂长睫,没有再解释什么。
令令却瞧不出大人的情绪。
她高高兴兴牵着宋矜的手,软软问道:“宋姐姐,你陪我去买小兔儿好不好?堂哥不肯陪我去。
” 宋矜看向沈赵氏。
沈赵氏点点头,宋矜便道:“好。
” 令令牵起宋矜的手,便要往外跑。
沈赵氏略作思索,又对沈君诚说道:“你宋妹妹是客,跟着去尽一尽地主之谊。
” 沈君诚应了,起身跟上。
他神色坦然,倒是不见丝毫不好意思。
宋矜瞧着令令在前,沈君诚便跟在两人身后。
瞧见什么,他便给宋矜介绍,对这些信手拈来。
去往花鸟市的路还远,令令走了会儿就不肯走了。
沈君诚便带两人先去茶寮吃口茶。
靠窗的位置,坐着一群书生打扮的郎君。
他们说到兴奋处,唾沫横飞,全然没有压低音量的自觉。
“依我看,谢含之就是个沽名钓誉之人!” 宋矜陡然听见这么一句,下意识朝那群人看过去。
沈君诚笑着解释道:“是城中的自新诗社的社员,平日会雅集作诗,读书人当然也少不了谈论时政。
” “亏我当初瞧见新政的条条政策,真以为他谢含之是为生民立命的有志之士,眼巴巴等着新政施行后,能够富国强民…… 如今看来,新政不过是他掌权的幌子! 各地官员用两套尺子衡田,这和掩耳盗铃有什么
” 姨母和母亲的想法,宋矜已然猜到。
她微微一笑,并不言语。
“辰州就那么大的地儿,就怕你嫌无聊。
”沈赵氏又说。
宋矜笑着道:“陪着姨母,哪里还会觉得无趣?倒是姨母的气色,我瞧着倒好,想必是没有大碍的。
” “刚碰面,七表妹便记挂着母亲。
”沈君诚看了眼宋矜,瞧着沈赵氏说,“一路都在问母亲的病。
” 宋矜有些不好意思,正要说话。
帘子处便响起细碎的声响,一个扎着小抓髻的女孩儿立在帘子处,眼巴巴看着屋内。
沈赵氏见她便笑,招了招手,“令令,过来。
” 叫令令的女孩弯唇眯眼,几步扑入沈赵氏的怀中,咯咯地笑问:“这是宋姐姐吗?” “是你宋姐姐。
” 令令从袖子里取出一只香橼,捧到宋矜面前,脆声道:“宋姐姐。
” 满室生香。
女孩儿眼睛清亮,坦然瞧着她。
“给我?”宋矜试着接过来,小心捧在手里,“很香,我很喜欢。
” “我特意摘给宋姐姐的!”令令似乎很高兴,瞧瞧沈赵氏,又瞧瞧沈君诚,“宋姐姐生得这么好看,收了我的佛手,能不能给堂哥做娘子?” 这话叫宋矜一愣,沈赵氏却笑起来。
沈君诚笑意收了收,倒也没有不好意思,只屈指叩了叩令令的小脑瓜。
“我听说,你已经和谢大人和离了?” 听见姨母问,宋矜收敛了眸色,温声道了句是。
对上姨母若有所思的眼,她却低垂长睫,没有再解释什么。
令令却瞧不出大人的情绪。
她高高兴兴牵着宋矜的手,软软问道:“宋姐姐,你陪我去买小兔儿好不好?堂哥不肯陪我去。
” 宋矜看向沈赵氏。
沈赵氏点点头,宋矜便道:“好。
” 令令牵起宋矜的手,便要往外跑。
沈赵氏略作思索,又对沈君诚说道:“你宋妹妹是客,跟着去尽一尽地主之谊。
” 沈君诚应了,起身跟上。
他神色坦然,倒是不见丝毫不好意思。
宋矜瞧着令令在前,沈君诚便跟在两人身后。
瞧见什么,他便给宋矜介绍,对这些信手拈来。
去往花鸟市的路还远,令令走了会儿就不肯走了。
沈君诚便带两人先去茶寮吃口茶。
靠窗的位置,坐着一群书生打扮的郎君。
他们说到兴奋处,唾沫横飞,全然没有压低音量的自觉。
“依我看,谢含之就是个沽名钓誉之人!” 宋矜陡然听见这么一句,下意识朝那群人看过去。
沈君诚笑着解释道:“是城中的自新诗社的社员,平日会雅集作诗,读书人当然也少不了谈论时政。
” “亏我当初瞧见新政的条条政策,真以为他谢含之是为生民立命的有志之士,眼巴巴等着新政施行后,能够富国强民…… 如今看来,新政不过是他掌权的幌子! 各地官员用两套尺子衡田,这和掩耳盗铃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