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氏不过是个浑身铜臭的商人之女,根本没有资格进王家的门。

    是以柳氏嫁过来之后,他怎么都看不惯柳氏,样样都和柳氏对着干。

    耀祖一闹,黄家就觉得外甥是被继母欺负了,明里暗里都指责柳氏不贤。

     王翰林清楚柳氏其实待几个孩子很不错,一直是大儿子在无理取闹,就给耀祖娶了亲,打发他回老家读书。

    在黄家人和耀祖看来,这更是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的明证。

    耀祖的外祖父两个月里写了十六封信责问王翰林。

     王翰林收到老泰山的十六道檄文气得牙疼。

    恰逢英华百日,柳富商从沧州来看外孙,不忍女儿女婿为难,就指点柳氏把黄家在京城的族人请来,照着黄氏当年的嫁妆单子查点清楚黄氏所有的陪嫁,一个铜板不留全部送回老家让耀祖照管。

     柳家这一手,隐指黄家和耀祖是为了钱才和柳氏过不去。

    黄家待不让外甥收下吧,柳氏厉害的很,又怕外甥吃亏;让外甥收下吧,之前的作为就真像是为了钱才闹。

     然那几年黄氏和人合伙在京城开当铺着赚了不少,加上从前的嫁妆,七七八八加起来居然有近万两银子。

    京城里米珠薪桂,京郊一亩水田也不过六两银子,这一万两银子沉甸甸的,黄家掂量再三,也只得捏着鼻子让耀祖收下。

    这事在亲族里一传,便无人再讲柳氏的闲话。

    耀祖自觉这钱收的委屈,让他成了旁人的笑柄。

    是以他对柳氏更是厌恶到极点,见了面从无一句好话。

     柳氏拿场面话压耀祖,耀祖的脸由红变青,又由青变红,无论如何也不能喊柳氏母亲,他恨恨的瞪了柳氏一眼,扭头出门朝前舱去了。

     大哥和母亲见面十有□是如此,英华夹了一片柳氏爱吃的玉兰片送到她碗里,笑道:“大哥趁兴而来,又一次大败而归,当贺。

    ” “你大哥这个就叫死要面子活受罪。

    ”柳氏浑没有把大儿子的挑衅当一回事,笑眯眯好像在说不相干的人,“他每次想和我过不去,自己先气个半死。

    ” “二哥说大哥既没有礼,又没有智,行事又常常占不到理,就是一个书呆子。

    ”英华的神情带着些微调侃,耀祖对她的母亲连基本的礼节都没有,她也不能够发自内心的去尊敬这个大哥。

     “耀宗说的很对。

    ”二儿子的话还算公道,柳氏听了心里很快活,刚才耀祖带给她的不悦就冲淡了许多,她微笑着说:“你大哥来找咱们麻烦,咱们就打败他,让他走。

    他不来,咱们也不要找他麻烦。

    ” 英华清脆的答应一声,母女两个吃饭不提。

    饭罢,柳氏安排第二天的家事,留下女儿旁听。

    管家们才到齐,就听见靴子响,王翰林父子两个前后进来,王翰林脸色不大好看,王耀祖更是一脸的悻悻然。

     家里几个管事的都在,王翰林便把询问的目光投向了柳氏。

    柳氏微笑着喊了声“老爷”,又没事人一般朝耀祖点点头,笑问:“李大人回去了?” 英华请过父亲安,又笑对耀祖问嫂子好。

    王翰林见女儿懂事,脸色好看许多,坐下来顺手把柳氏面前的茶碗抬起来吃了一口润喉,道:“我和李大人商量好了要做近邻,明日先去县里看看可有合适的宅院。

    若有就买下来,若没有,就先租几间屋住下来,慢慢买地再建几间草屋也罢了。

    ” “大伯已将东侧院腾出一半,就等父亲回家。

    ”耀祖站在父亲的身后,挑衅的看了柳氏一眼,朗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