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关灯
    要以礼相待,你却说什么对兰儿不敬,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 “自常先生来到府上,博儿的功课比往日大有进步。

    若不是我和刘学政同年进士出身,一向交好。

    刘学政既是常先生同乡,又是他当年乡试宗师,常先生怎肯卖他面子屈居咱们府上做个西席。

    ” “你真是糊涂至极,我问你,兰儿便是妙笔生花,能去贡院应试吗!能出将入相吗!能光耀赵家门楣吗!” 这通骂翻译一下就是:赵真博是要考功名的,赵真兰就是打酱油的,你心里没点b数吗。

     吴姨娘被骂的满脸通红,哝哝称是,听到这里总算有点明白了。

    但还是嘴硬地说:“那他为何单单对真珠高看一眼,定是太太给他塞银子了,什么举人老爷,也是个贪财的。

    ” 赵甲仁道:“塞银之事是你亲眼所见吗!便是真有,也是太太尊师重教。

    博儿如今都十七岁了,连个秀才都不中。

    常先生十八岁就高中解元了,若非为祖父守孝耽搁了几年,说不定十九岁就进士及第。

    你这做娘的不仅不晓得敦促博儿认真向学,反而对先生诸多挑剔,真真蠢笨不堪,气煞我。

    ” 吴姨娘心想博儿确实不算出挑,但天底下又有几个能像常先生那样十八岁中举的,可是看老爷动气也不敢还嘴,只能讪讪地坐着。

     赵甲仁又道:“兰儿已经十五岁,当务之急是寻个好人家。

    什么诗词歌赋的,不过是锦上添花,你这做娘的心里怎么没个轻重。

    ” 吴姨娘一看换话题了,赶紧顺着接话道:“妾身知道了,博儿如今也不小了,也要留意寻觅着。

    ” 她看到丈夫仿佛不那么生气了,于是站起来走到丈夫身后,伸出水葱一样的手指帮赵甲仁按摩着两侧太阳穴,柔柔地说道:“老爷,清怡知错了,我一个妇道人家成天在内宅待着,哪有什么见识,你莫要气坏了身子。

    ” 赵甲仁舒服地嗯了一声问:“我见你前段日子总带着兰儿柔儿去和太太们应酬,可有什么好的人家上门来提亲。

    ” 你还别说,赵真兰长得真不赖,吴姨娘带着她四处展览一番之后,果然很有效果,近几个月不少上门提亲的,或者试探口风的。

     不少人家都觉得真兰小姐貌美如画,有意收入囊中。

     比如那靖江王妃的娘家弟弟,老婆死了不久,想要续弦。

    据说王妃的内弟长得风流倜傥一表人才,目前在外任知府。

     对了,忘了说一下,这位内弟今年芳龄四十八,仅仅比赵甲仁大八岁而已。

     还有那张大学士,养了个花魁做外室,生了个儿子。

     前年刚说通了学士夫人给这孩子的名字上了族谱,收回来养着。

     这个倒真是玉树临风,年龄也合适,但是身份就有点呵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