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杨廷和

关灯
内阁已经有了一个人选。

    那就是杨一清的学生,南京兵部尚书乔宇。

    现在朱厚熜一句话想把吏部交给袁宗皋,哪里那么容易。

     六部尚书权力并不比内阁大学士差。

     甚至皇帝宠信的六部尚书,内阁阁臣对他们根本就没有办法。

    就如正德朝的时候,吏部尚书王琼有什么事情,根本不通过内阁直接找皇帝。

    皇帝直接答应王琼提出的事情,内阁和司礼监就成为了摆设,根本就无法约束吏部。

    王琼正是凭借着吏部尚书的位置,和杨廷和这名内阁首辅相抗衡。

     甚至王琼担任兵部尚书的时候,就已经和内阁关系不好。

    但因为正德皇帝的宠信,内阁对王琼丝毫没有办法。

    内阁真正架空六部的权力,凌驾在六部之上,还是嘉靖中后期开始的。

    在正德朝的时候,强势的六部尚书甚至可以抗衡内阁阁臣。

     如果袁宗皋担任吏部尚书,凭借着跟朱厚熜的关系完全可以和内阁抗衡,那么杨廷和他们就要真的头疼。

     因此杨廷和是不能同意袁宗皋担任吏部尚书的,所以刚想要反对。

    但听到朱厚熜继续道:“中官谷大人(谷大用)和韦大人(韦霖)、张大人(张锦)来安陆迎驾,也该有所赏赐。

    朕想任命谷大人为司礼监秉笔太监,韦大人任东厂掌印太监,张大人担任御用监掌印太监。

    杨学士,你看如何?” 听到这话杨廷和立马皱眉。

     相比起袁宗皋,这才是大事情。

    正德皇帝驾崩,一直到朱厚熜登基之前皇位空虚,杨廷和的权力达到了巅峰。

    在这段时间杨廷和的权力,可以说是整个明朝没有一个臣子达到过的。

     这段时间杨廷和对于宦官进行了很大的打击。

     但毕竟是名不正言不顺。

    杨廷和都是以正德皇帝遗诏的名义行事,现在朱厚熜登基,杨廷和就没有名义打击那些宦官势力。

    唯一的办法就是要得到朱厚熜的支持。

     所以听到朱厚熜要提拔谷大用和韦霖、张锦这些迎接自己登基的太监,杨廷和立马就警醒。

    难道新皇这是要继续宠信宦官?或者说新皇不满行殿对峙,想要用宦官来牵制内阁? 杨廷和不得不这么想。

     但杨廷和是老臣,把心里的疑问放在心底。

    他需要回去和其他人讨论一下,因此道:“皇上,内官调动之事本不该由外臣插手。

    然司礼监太监(官名)任命,影响巨大。

    可否召集内阁大学士一起商量。

    ” “可。

    ” 朱厚熜点头。

     进一步,退一步,不能只退,也不能只进。

    一进一退之间,才能够拿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此次和杨廷和见面,陈平只想要两个东西。

     第一,不要在短时间之内逼迫自己接受过继宗祧,朱厚熜需要时间准备。

    第二,就是袁宗皋的安排。

    在兴王府旧属当中,只有袁宗皋的安排比较困难。

     其他人不是锦衣卫出身,就是羽林卫出身,都是军方人物。

    安排他们非常简单,内阁并不会对他们的安排进行阻拦。

    同样跟着自己的兴王府内官的安排,那也是朱厚熜自己的事情,轮不到内阁指手画脚。

    所以朱厚熜刚刚登基,就已经进行了好几个任命。

     朱宸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使,骆安被任命为锦衣卫指挥同知,陆松被任命为后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别看朱厚熜今天才刚刚登基,但已经是迅速的控制了锦衣卫,以及用陆松开始控制后军都督府。

    后军都督府掌管北方和京城卫所。

    虽然五军都督府现在权力大减,被兵部牢牢地压制,但还没到完全虚化的地步。

     陆松接任的都督佥事,是正二品的官职,是后军都督府的三把手。

    不过后军都督府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混吃等死的勋贵。

    陆松是朱厚熜的嫡系臣子,去后军都督府就是为了掌握军权,就是为了北方和京城的卫所控制权。

     除了他们之外,朱厚熜还认命了一大堆跟随自己入京的兴王府仪卫司的军官。

    他们最低也是升两级,像陆松这样的嫡系宠臣更是从一个正五品的藩王府仪卫正,一跃成为了正二品的都督佥事。

    在皇权面前,那些升官的规矩都是渣渣。

     当然朱厚熜还认命了一些亲戚,也就是兴王妃母族蒋家,给了他们一个伯爵。

    然后也安排蒋家人进入锦衣卫。

     这些职务的任命,朝臣无法影响。

    因为新皇继位,加封旧属是惯例,这些都是正常举动。

     只有袁宗皋,作为正三品官员,在朝廷安排起来并不容易。

    朱厚熜需要袁宗皋,因为他是自己目前唯一能够倚重的朝廷大臣。

    先提出让他进入内阁,杨廷和同意就很好。

    如果杨廷和不同意就退一步,任命他担任六部尚书。

     在明朝这样的政治格局当中,尚书的地位很高。

    一些强势的尚书甚至可以和内阁大学士相抗衡。

    因为内阁尚书是可以直接和皇帝对话的,不需要通过内阁。

     “杨学士,天色已晚,先回去休息吧。

    ” “臣告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