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 二十六章

关灯
程子安绝不能让程箴以为,他是读书的料。

    乖乖拿出钱来,是要让程箴出面,尽可能帮着莫家改变命运。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莫草儿这次逃脱了,下次她还是会沦落到与毛氏一样的命运。

     莫花儿亦如此,她们姐妹一辈子辛苦劳作,子孙后代能否看到希望,则要看天意。

     天意这玩意儿,程子安这等凡人就不去肖想了。

     莫柱子在私塾刚读了一年书,字都没认全。

    他必须再多读两年书,去做学徒或者其他事情,才能更有竞争力。

     莫草儿与莫花儿,不能只埋头在地里抛食。

    她们姐妹的能力,程子安不清楚,多张织机,或者学织布的手艺,也是一门出路。

     村里有日子过得安逸的人家,家中妇人擅织布,添了上好的织机,从相熟的织坊拿丝线原料,织出贵重的布料,织坊再收回去。

     一来一回,能赚不少手艺钱。

    织机少,赚到的钱无需交赋税,比种地要划算多了。

     莫柱子羡慕地说了好几次,可惜织机贵重,并非家家户户都能买得起。

     买得起织机,还要有手艺,有相熟的织坊,先能放心给你丝线,收回织好的布。

     如此一来,就必须程箴出面了,程子安没这个关系。

     程子安当然有自己的小九九,莫柱子听话,做书童之后,有了笔墨纸砚,就逼着他练字读书,再教他算学,顺便帮他功课一并写了。

     莫柱子读书之事,一并完美解决。

     程箴心中滋味复杂万千,捏着那些金锞子,好半晌后方道:“莫三郎有儿子,莫草儿哪能买夫君做上门女婿。

    ” 程子安不能讲出超过他年纪该有的见识,不然就是鬼上身了。

     小也有小的好处,程子安天真地问道:“阿爹,有规定家中有儿子,女儿就不能招上门女婿吗?” 程箴愣了下,世情是女儿嫁人,儿子娶妻。

     不过,倒无规定家中儿女双全,女儿不能找上门女婿。

     崔素娘皱眉,道:“村里人见到,又要说三道四,莫三郎只怕会不同意。

    ” 程子安偏着头,追问道:“反正都是赁地种,莫三郎多了一个劳力种地,女儿还能留在身边,又不是白吃白喝,就多添两间屋。

    莫家院子有修建房屋的地方,修房招婿的钱,不是他拿出钱来,都是阿爹拿去给他,他为何不同意?” 崔素娘一下没了话说,不由得看向了程箴。

     程箴拧眉思索,程子安的话听上去稚气天真,其实颇有见地。

     对于有女儿的人家来说,招上门女婿比嫁出去要放心。

    毕竟在眼皮子底下生活,亲生的总会疼爱些,不用受婆家的磋磨。

     若怕村里人说闲话,莫草儿与莫三郎分家过日子,总比嫁出去辛苦干活,还要与妯娌拌嘴,看婆婆的脸色好。

     至于买织机,莫花儿跟着毛氏,只能织些粗布,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