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大结局(上)

关灯
但心有坚持,目标不倒,终点不改。

     她还是容昭,他们就都还在。

     - 熙和一年,正月十六。

     熙和帝面前摆放着容昭第十六封辞官折子。

     他勃然大怒,猛地将折子扔了出去,随即又一惊,慌慌张张站起来,小心捡回,拍了拍上面,他坐了回去。

     抿紧唇,裴怀悲提笔,准备写下熟悉的两个字。

     但随即,他顿了顿,声音沙哑:“来人,招太傅入宫。

    ” 半个时辰后,容昭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袭紫色冬裙,外罩着淡粉色披风,入殿时,将披风接下,递给小黄门,这才走到裴怀悲对面坐下。

     裴怀悲看着她,声音平静:“十六次,阿昭,你知道的,我不会同意。

    ” 从她上书辞官请求出海,到现在,一十六次。

     容昭神情平静,声音轻轻:“你了解我,不达目的不罢休,今日不同意,还有明日,后日,日日。

    ” 十六次不是终点。

     裴怀悲身体微微一僵,他望着她,从喉咙中挤出一句话:“你为什么就不肯相信我?” 容昭平视他,一字一句:“你也不曾相信我会回来。

    ” 裴怀悲顿住。

     好半晌,他的眼中露出哀求,手指捏着折子,折子变了形,指尖泛白,“不走好不好?就在我眼前,在我看得到的地方就好……” 容昭长叹口气,伸出手,将折子从他手中抽出来。

     她摊开,看着他,眉眼温和,“你曾经是无名,后来是谨王,现在是熙和帝,但我一直是我,你知道我想要什么的。

    ” 裴怀悲身体剧震,紧紧盯着她,张了张嘴,半响一个字都没说出来。

     是呀。

     他们都在变,只有阿昭从未变过。

     这世间之风凌厉,时光如刀。

     能将每个人雕琢成他们从未想象过的样子,谁也不知道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

     只有容昭,一如初见。

     他少时为无名,见到的阿昭,和他成为熙和帝后,见到的阿昭,是一样。

     任由时光如何更改,岁月变迁,未来,她依旧如故。

     他爱着就是这样的阿昭。

     裴怀悲沉默了许久许久,他抬起手,取笔,沾了墨。

     手指在颤抖,墨滴溅到了桌面上,他的唇瓣也在抖,眼眶湿润,看不清折子上的字迹。

     他缓缓的,写下一个僵硬的,抖动的字。

     ——准。

     写完,笔掉落,砸在衣服上,污了奢华昂贵的衮服。

     他将折子推出去,力道太大,掉落在地上,他垂着头,声音几乎从喉间艰难挤出:“走……” 再晚一刻,他怕自己后悔。

     容昭露出笑容,眉心红痣微动。

     她站起来,捡起折子,退后,而后抬手,标标准准行大礼,恭恭敬敬跪下,磕了一个头。

     “谢皇上。

    ” 她在大雁皇宫有两跪,跪了同一人。

     当初,她跪下接旨,授三品户部侍郎,入朝堂。

     如今,她跪下接旨,辞三品户部侍郎,将出海。

     跪下时,她着男装,为容世子。

     抬起头,她穿红装,紫色长裙清丽,头上钗、耳间珠翠,在行动间微荡。

     时光恍惚中在交叠,一磕一起,两种模样。

     她依旧是容世子。

     行完礼,容昭转身离去,殿外金色的阳光撒进来,她的背影从清晰,到逐渐模糊。

     她的脚步坚定,手臂挥动,大步往前,脚步声渐渐远去,紫色衣袖翻飞,裙摆荡起涟漪,挥动的紫衫擦过朱红柱子,扫过门槛,影子摇曳。

     踏出大殿,容昭眼眶湿润,抬头看天。

     朝阳初升,霞光漫天,大雁从天空划过,自由自在。

     容昭露出笑容。

     是喜欢裴怀悲的,应当是从无名开始。

     风雪夜,记住的不仅有刀光剑影与冰冷,还有悍不畏死的相救,火堆相依,以及背着她走出雪地的相靠。

     但她更喜欢自己,更爱自由与坚持。

     ——承认喜欢你,是因为你放我离去。

     爱恨都不可耻,相反,可喜。

     但容昭永远是容昭,自由不羁、心有坚持的容昭。

     爱与恨,都不会更改她的选择与未来。

     人这一辈子,短短几十年,心中最重的,应当是自己,与一生坚持。

     容昭带笑,大步走出雁宫。

     头也不回。

     - 容世子辞官,准备出海! 熙和帝应允,辞去三品户部侍郎之职,只保留太傅虚衔,准备半年后出海。

     消息一瞬间轰动整个大雁朝,人们议论纷纷,但无一例外,都是敬重。

     能辞去即将到手的户部尚书职位,坚持出海,只有容世子。

     许多人不解,但他们知道,容世子从来只做对百姓好的事情,未曾为官时便如此,她无论是什么身份,都不负天下。

     百姓们旁的做不了,只能燃上两炷香,求保佑容世子一路平安,心想事成。

     整个朝堂都动了起来。

     出海是大事,更何况是三万水师,半年准备时间其实很短。

     满朝文武日日聚在一起商谈。

     “船数量够吗?” “够了,交州造船厂的新船试航之后,也全部投入。

    ” “粮食购买了吗?” “已经和粮商在交易市定了契书,到时候在交州上船,全是新粮。

    ” “还有大夫和药材,这个要多备些,不够就去西州采买。

    ” “对了,还有阴阳官、户部官员、工部、兵部、礼部官员和鸿胪寺……” “啊,还有匠人,一共多少来着?” …… 他们商量得热火朝天。

     张丞相和徐尚书站在旁边,具是颇为感叹。

     张丞相:“太傅真是与众不同,竟然还能说服皇上,她放弃的不仅仅是户部尚书、丞相,还放弃了……皇后。

    ” 最后两个字声音很轻,毕竟,熙和帝还在上面坐着。

     徐尚书从恍惚中回过神。

     容昭在的时候,他生怕她把自己弄死,现在人要走了,他反而不得劲儿…… 总觉得户部空空的。

     徐尚书叹气:“她这一走,我今年又退不了!” 张丞相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你就高兴吧。

    ” “也没多高兴……”徐尚书喃喃,“她这个人有才,不管去哪儿,都希望她好好活着,还有半年,户部得把她手上的工作接下来,不轻松啊。

    ” 而且,容昭做得那般好。

     人还这么卷。

     她离开了,他们户部接不好摊子,那不是显得他无能? 别说什么青史留名,估计都是骂名。

     他得好好干! 很快,船队大致要准备的东西罗列了出来。

     这是初始单子,后面想到什么再添。

     满朝文武一看,当场心惊。

     “第一次就这么多?!” 徐尚书看了眼长长长长长的折子,淡淡道:“多就多呗,掏空国库又如何?年年都有进项,而且,这些钱本就是容太傅挣的。

    ” 张丞相点点头。

     众人一想也是,便看向上首熙和帝。

     众人你看我,我看你,拿着折子,不知道谁呈上去。

     自从太傅确定出海之后,皇上心情很差,也十分沉默,鲜少说话,满朝文武都有些怵…… 裴怀悲:“拿来吧。

    ” 他缓缓抬起头,声音很轻。

     立刻有小黄门将东西送上去,他一行行看得很认真,看了许久。

     看完久久沉默。

     “皇上?” 裴怀悲回过神,道:“将三万水师,改成五万。

    ” 众人一惊。

     这可不单单是改水师人数,而是整个船队的装配都要增加,再加两万,几乎翻倍! 裴怀悲合上折子,眉目间清冷,声音轻轻—— “穷家富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