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大结局(下)

关灯
熙和一年七月。

     朝廷筹备了七个月,熙和帝下了一道又一道指令,给容昭准备了庞大的船队,丰盈的物资,还下令晋海大将军裴关山亲自护送。

     钦天监算好日子,容太傅出海之日,近在眼前。

     城楼之上。

     张长言问:“你后日出发?” 容昭点点头,目光看向前方,“后日从京城出发,月底从交州出海。

    ” 张长言看向她,目光带着不舍。

     片刻后,他深吸一口气,轻声问道:“皇上知道吗?” 容昭摇头,手背在背后,神情温和,嘴角噙着笑容,“他不知道,说是不许人告诉他。

    ” 从钦天监测算日子时,熙和帝就下令——不许任何人在他面前提到太傅出海之事,更不许提离开时间。

     张三长叹口气。

     他理解熙和帝,这几个月,他心里曾经升起过无数念头,想要将容昭留下。

     他是因为做不到。

     熙和帝却可以。

     选择不知道,恐怕是担心到时候强行留下她…… 张长言眨了眨眼睛,将湿润咽回去,又问:“你不失望吗?” 容昭摇头:“便是送我,也终有一别。

    ”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心之所向,便在一处。

     张长言似乎有些明白,恍惚点头。

     容昭收回视线,看向张长言:“这几个月,我将能教给你的都教给你了,丞相退下时,你应当会升户部侍郎,户部之事,都交给你。

    ” 张长言重重点头。

     七个月的准备时间,不单单是朝廷准备容昭出海的东西,还是容昭准备的时间。

     她将户部之事几乎都交给了张长言与徐尚书等人。

     张长言做得很好。

     张三这些年一直跟着她,行事作风,很多方面与她几乎一模一样。

     又给她代管了许久的产业,银行也没少接触,如今将自己手上的事情交给他,容昭很放心。

     而原本属于自己的产业,现在是容五娘在管。

     她做得很好,安庆王府的每个人都有事业,也都很好。

     张长言重重点头。

     随即,他眨了眨眼睛,声音沙哑:“知道了,你自己好好的,户部之事,我会好好学,还有朝廷那几个女官,也会好好的。

    ” 这七个月,还有许多事情发生。

     刘婉君升官了,虽然只是前进一步,但这一步,至关重要。

     而接替她这个商会事务长的,也是一个女子。

     工部入了一女官,极擅巧计,容昭此次出海的炮就是她所改良,熙和帝特别封赏。

     除此之外,还有青州银行行长,以及另外两州的副行长,皆为女子。

     有容昭在前,女官之事,并非难以接受。

     她们的路依旧比男子难走,但至少,有了一条路,容昭离开朝堂,她们还在一步步往前,不会停滞。

     千万星光汇成海,一往无前。

     闻言,容昭笑着摇摇头:“你啊。

    ” 张长言彻底忍不住,看向她,眼眶湿润,声音哽咽:“阿昭,无论到哪儿,希望你达成所愿,一世安好。

    ” 他抬起手,轻轻揉了揉她的发髻。

     嘴角在上扬,眼中泛着水光。

     容昭笑着应下:“好。

    ” - 两日后。

     容昭从京城出发,相熟的人都来送她,包括安庆王府。

     林氏已经哭了好几场,此时还是没忍住。

     容屏呵斥她:“哭什么?阿昭是为了大雁朝出海,况且,她又不是不回来了!” 说完,他自己也哭了。

     容昭给他们擦干净眼泪,眼眶微红:“父亲,母亲,好好的,过些年,未必不会回来,海航安稳后,你们也可去海外看看。

    ” 闻言,林氏和容屏不住点头。

     旁边,白氏、容五娘等人也都红了眼睛。

     告别的话说再多次,也还是会不舍。

     白氏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满脸泪水,屈膝行礼。

     当年,她是一个满腹怨气的侧妃。

     如今,她是报社主编,她的世界很大,见到了无数风光,再也不会困顿于后宅。

     皆因阿昭。

     容昭改变了很多人的一生。

     容昭深吸一口气,看向旁边,许许多多人来送她,满朝文武,除了走不开的,几乎全都到场。

     容昭的目光停在张长言和关梦生身上。

     两人都成熟了许多,望着她,目光湿润,却带着笑容,满眼祝福。

     再看向刘婉君。

     这姑娘显然哭了许久,见她看过来,平稳住呼吸,温柔道:“容世子,此去大海无垠,山高水远,一路珍重。

    ” 容昭微笑颔首。

     时间已经差不多,她上了车队的马车。

     而后转身,容昭抬手,弯腰,长袖平齐,行了一礼,声音含笑,一如往初:“再见,珍重。

    ” 直起身后,她进了马车,扬声道:“出发!” 车队前行。

     身后,所有人朝着马车方向,齐齐还礼。

     ——大海无垠,世子珍重。

     - 皇宫。

     熙和帝正在批改奏折,他目光沉静,安安静静地批改着一份份奏折,殿内悄无声息。

     他喜静,小黄门都保持安静,没有一点响动。

     突然,不知道为什么,他的心很慌乱。

     在提笔时,甚至打翻了砚台,笔落在地上,满地狼藉。

     裴怀悲呆呆看着。

     “皇上……”小黄门小心翼翼上前,收拾。

     他问:“今日是何日?” 小黄门声音越发轻了:“七月三十。

    ” 哗啦啦…… 奏折等东西落了一地。

     裴怀悲顾不得满地狼藉,直接抬脚越过,他脚步匆匆出去,后面跟了无数的人。

     “皇上!”一路惊呼。

     他不停,去马舍牵了马,翻身上去,一路疾驰,冲出宫门,一路上,惊动无数人,后面小黄门、侍卫、官员,跟了无数。

     汤先生也翻身上马,慌慌张张跟上去。

     “皇上!” 裴怀悲不停,冲上永明路,往交州方向去。

     快马加鞭,转眼疾驰过了八十里路。

     身后,浩浩荡荡的侍卫们不敢拦,只敢坠在身后,一路惊呼。

     八十里,彻底出了京城。

     汤先生追上来,急切道:“皇上,快停下,太傅今日出海,此去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