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关灯
    冯良若有所悟,再打量郑三的眼神,便复杂了许多,似恼怒,似羞涩,似怜悯,似斟酌。

    如此这般半晌后,清了清喉咙说:“此事我已知道了,你无需再提。

    下次等我进山,必然能给你一个安排,总之你这般说我也是想找人安稳过日子对吧?” 郑三听他这般说话,觉得似乎有丝不对,但意思明明就是说下次来就答应他。

    想了一遍又没觉出哪里有问题,加上早已饿的头困眼花,也不再多问,点头应了。

    一手拽了驴子,一手拎着行囊,赶紧回庄吃饭要紧。

     第10章 回到村里,郑三找到空闲在家的猎户,约好去围歼那窝野猪,就奔去吃饭了。

    冯良也去整备交付货物。

    鸡蛋那事倒是没多费口舌,张二柱今日在家,午后也要出猎,自然就晓得了缘由。

     待到将村子转了一圈,交接完货物,收好了皮货,把下次要带的物件一一记录下来,这些事忙完,太阳已开始偏西。

    再应邀到村中相熟的人家略坐会吃些茶点,期间少不得要讲些听得人啧啧称奇的奇闻怪事,谁叫他是唯一一个见过世面的山外人呢。

     灌了半肚子茶水,冯良自觉应酬的差不多了。

    横竖也无甚么紧要事,也就告辞出来,拿着随货带来的书物度回赵家。

    此时孩子们已放学出笼了,庭院中,赵先生正一人坐在树下藤椅上小憩。

     见冯良来了,赵先生也不多礼,起身接了书本,邀他坐在一起,就在院子中看云闲聊。

    如此谈谈说说,讲些诗书世事,两人居然志趣相投,聊的颇为融洽。

     只是冯良的眼神,总是忍不住过一阵就向外面进山道上瞥。

    赵先生径自翻书饮茶,怡然自得,也不晓得看到没有。

     如此待到日头将落未落之际,终于山路上显出几个人影,看样子还抬着猎物。

    冯良见了,反而不再张望,转身向里坐了,专心与赵先生讲谈起来。

     聊不得几句,就听得门环砰砰作响。

    赵先生开了门去看,原来是郑三抗了只山猪立在那里:他要割半扇猪肉过来,请赵先生做些腊肉当过冬储备。

    冯良听到他讲话,忍不住转头瞅了他一眼。

     郑三见冯良望过来,便冲他嘿嘿一乐。

    冯良实在不晓得此时该用何等的面孔去对他,只有装做没有瞧见,不理这茬。

    待赵先生走回来,冯良按奈不住出声询问:“那郑三莫非时常来先生家吃饭么?” 赵先生道:“是啊,原先我刚回乡时,诸事不举,承蒙他多番照顾方能度日。

    即便是现如今,他依然时有帮衬。

    他一人过活,又不擅烹制,我能在这饮食上回馈一二,也能心下稍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