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关灯
    毕竟这两人学历差太多了。

    一个半文盲,打两句话必出错别字;一个博士后,参与国自然课题研究。

    这样天差地别的俩人,哪儿来那么多话要讲? 段立轩也解释不清楚,反正就觉得跟陈乐乐聊得来。

    后来还是陈熙南帮他总结成句,供他被问的时候装杯:一种相似、一种不同。

    互为禁区,也互为缺口。

     相似的是所处环境。

    无论是江湖大哥,还是神外医生,都需要直面生死和人性。

     这是一种没有宽宥的、血淋淋的人生。

    这种人生,不会因为对了一部分而给你分数。

    如果想要突出重围,就必须要全对。

    而且万一错了,也要有承担后果的勇气。

     在生与死的空隙里,两人选择了截然不同的应对方式。

     段立轩选择问心无愧。

    觉得只要自己这关过了,就不怕江湖的风狂浪高。

    可以怀菩萨心肠,但必须有金刚手段; 陈熙南选择袖手旁观。

    认为只要自己足够冷漠,就无惧世间的种种荒谬。

    所谓君子论迹不论心,论心世上无完人。

     尽管应对方式不同,但两人的底色相同。

    那是一种深刻的灰度认知----不美化人性、不定性对错。

     若一个人总喜欢站队,总喜欢用是非对错来评判某事、某人、某物、或某行为时,说明他还不够成熟。

     一方面,每个人的认知都非常有限,任何评判都受限于自身认知。

     另一方面,人性是复杂的。

    人是流动的多面体,随着环境、身份、场景、时间而改变。

    哪怕只是昨晚没睡好,都能极大地影响今日言行。

     人性比起善恶,更多的只是自私。

    善时能得到更多,他就善。

    恶时能得到更多,他就恶。

    一个出手杀人的暴徒,可能是一个孝子。

    一个见义勇为的好汉,回家可能打老婆。

     也许是人看得多了,他俩这方面出奇得一致。

    段立轩是跟谁都热,陈熙南是对谁都冷,但他们对谁都不期待。

    不抱怨,亦不失望。

     当然除了这些,还存在一点。

    不过那是个不能说的秘密。

     --- “二哥。

    ”陈熙南不到六点就探头进来,笑眯眯地招呼,“遛早去呀?” “马上。

    洗个脸。

    ”段立轩把刮胡刀扔回台面,噗呲呲地洗脸。

    洗完抽了两张面巾纸,啪啪一顿拍。

     陈熙南默默地靠上窗台。

    眼神刮刀似的,把他从头刮到脚。

     段立轩虽说个子不高,但身段特好。

    肩宽腿长,蜂腰翘臀。

    浑身充满轻捷的力量感,像匹油亮亮的小猎豹。

     这会儿刚起床,他只穿了条篮球裤。

    擦完脸,直接就开始穿鞋。

    吊着的左手撑墙,右手在后提鞋帮。

    折着脖颈,背肌在皮肤下涌荡。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