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关灯
    面对真小人的震慑…… “吴爱卿。

    ” “臣在。

    ”脾气火爆的鸿胪寺卿上前一步,恭敬的行礼,其他人也集体闭嘴,安静的听皇帝的安排。

     “爱卿最近身体不适,朕准你五日休假,并遣太医院院判为爱卿调养身体。

    ” “???”啥?病假? 鸿胪寺卿一头雾水,差点都忘记了谢恩。

     “这五日,派人去给他们念念书,了解一下大墨的风土人情。

    若是不仔细听,那就是对大墨的不敬了。

    ” 鸿胪寺卿病假,一切接待事宜底下的人不敢擅自做主,于是安排了念书活动。

     “下臣愚钝,陛下,念……哪一本?”这书也太广泛了点吧。

     “大墨律例。

    ” 这四个字一出,底下一群焉坏焉坏的大臣们瞬间get到了皇帝内心想要的画面和效果。

     这样,似乎……很爽啊。

     那些流氓不是在挑衅吗?那些流氓不是在耍无赖吗?不就是在恶心人嘛。

    不是一边挑衅试探一边嘴里嚷嚷仰慕大墨的一切嘛。

     我们也不多说别的,直接拿着大墨的律法读给你听。

     让你们明白一下,你们自己有多么的无知和幼稚,让你们知道一下,我们已经了解了你们那点小算盘。

    让你们日夜难寐猜不到我们的想法。

     大家纷纷点头,并且你一句我一句的给鸿胪寺出主意,表达一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说得最多的还是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

     大墨律法,在场的诸位谁都看过,那可是科举必考科目,但是若说熟悉了解以及运用,谁比得上他们呢。

     于是,从单纯的解说律法,变成了结合实际安利,然后就变成了,带着吐蕃使臣参观刑部了。

     脑洞越来越大的官员们纷纷觉得这个不错,这个好。

     也不是完全没有反对的,礼部侍郎弱弱的提醒这个是不是不合礼数? “哪里不合?”刑部瞪人,他们刑部怎么不合礼数了。

     “也没哪里不合……” 这个侍郎一缩脖子不开口了,没看到他用疑问号嘛!那么较真干嘛。

     “前三天理论,后两天参观刑部,务必让吐蕃使臣了解我大墨的【风土人情】。

    若是还不知悔改,让吴爱卿多休息几天。

    ”关键时刻还是需要皇帝拍板。

     “遵旨。

    ” 下朝后,皇帝立刻召见了兵部的几个大臣,让他们和天玑司(情报机构)的人重点排查一下吐蕃,以及吐蕃周边的国家。

     吐蕃这次反常,虽然可能是因为刚换了一个心比天高的傻逼土司所以才跑来蹦跶,也有可能是他们真的有什么密谋。

     对于外族,大墨从来不放松警惕,大臣们哪怕没有天启录可以看,却有历史能借鉴。

    每次他们放松警惕的时候,都有外族能给大墨带来巨大的伤害。

     六百年来江山传承,六百年的文化变迁,六百年的国家政策中心,也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