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关于《亮剑》,关于都梁

关灯
创作这本书的经历很奇特。

    说创作的周期长,他酝酿了很多年,许多人物早已烂熟于胸;说创作周期短,他只写了8个月,而且都是用业余时间——白天做生意晚上写,甚至在老人的病床前写。

    能写出这部书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说偶然,创作的直接动因是因为打赌:他和朋友聊天,把当今的小说骂了个遍。

    朋友就说,你别光说人家的不行,你写一部出来看看。

    他说,写就写!于是,他写起了小说,并且是一气呵成。

    ——说必然,他对我党我军历史上生的事件和人物有过很认真的研究,对苏联共**及其军队的历史也有十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对文学作品的痴迷则是从十几岁就开始了的。

     小说写成以后,他先送一家出版社。

    人家听说他“下海”了,要他出几万块钱。

    他说,扯谈吧,不够出版水平我就不出了。

    又找了一家出版社一放了几个月如泥牛入海。

    最后才找到了我们解放军文艺出版社。

     书稿经过3次修改,在新千年的钟声敲响之前付印了。

    设计封面时,按照惯例,书勒口上要印一个作者近照和小传,我请都梁准备一下。

    他说:“不要了吧,我不想露面。

    ”因此,现在书上既无作者照片,也无作者介绍,甚至连序、跋、后记之类的点缀也没有。

     出版后,反响十分强烈。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解放军文艺出版社联合在京举行研讨会,二十多位作家、评论家都认为这是一部期望已久的具有突破意义的力作,一部不落俗套的小说,一部阳刚气十足的英雄小说,是男人写的,写男人的,写给男人看的。

    小说既有古代小说的传奇色彩,又吸收了现代外国小说的一些手法,是传统与现代的统一。

    在这部小说中,英雄与历史的关系是全新的,英雄不是在顺应历史中消失自我,而是在审视历史中时刻把握着自我。

    小说没有回避矛盾,不粉饰,不盲从,内涵十分丰厚。

    可以说,《亮剑》在英雄性格与凝重历史的统一方面达到了一种匠心独运的新高度。

     研讨会结束的当晚,都梁给我打电话,只说了一句话:“看来我们这一年都没有白忙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