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单说这一个“气”字,却当何解呢?莫非客人们花了钱,倒还要受气? 却原来,在勾栏里头,客人使钱嫖妓原是天经地义,不算难得。

    那真正的拈花里手,风流班头,逛妓院“做”姑娘儿,却不单单是为了“酒色”二事,倒专门是冲着这个“气”字去的。

     气者,气场也,缘份也,情意也。

    你若不对一个姑娘真正动心情害相思,就会受她的气了?首先姑娘卖笑,为的是钱,哪里敢轻易给客人气受的?再者便是她给你气受,你也大可不理,又哪有当真动气之理?但既动了心,动了情,动了气,也就免不了相思烦恼,拈酸吃醋。

    于是客人们为了争姑娘流言飞语,甚或拳脚相向的大有人在;而姑娘们为了争客人,自也免不了明争暗斗,惹气生事。

     妓女么,笼络客人,只想着要他“来”,来了,便有钱赚;客人么,梳拢妓女,却只是想着要“上”,上了,才有意趣。

    一个做妓女的招不来客人,是她没用;客人上不了妓女,可也没面子。

    这,也是“气”。

    这样看来,我们整篇故事,酒色财三项都只可做个陪衬,真正要大书特书的,倒是这个气字了。

     这个地方唤作“沉香里”,这间院门上写着“醉花荫”,这位鸨儿人称“封十三娘”,最是个好勇斗狠,爱钱使气的主儿。

     封十三娘年轻时候便不是什么漂亮人物,也曾嫁过人,老公是个赌鬼,输死了,她自己梳了头出来做娘姨,侍候红姑娘的眉高眼低,积攒了一肚皮的学问在里面,便借了些钱来,要自己开一家院子,扬名立万。

     起先本钱少,只买了几个十来岁的小丫头,供吃供穿,自己喝西北风,倒舍得让姑娘咂参汤披绫罗,咬着牙捱了三四年,才终于挂了牌子,正式营业了。

    因她以前做娘姨的时候颇认得几个好客人,这时候见她自己出来撑门立户,也多半愿意帮衬,一来二去的,倒真叫她做出些名堂来。

     “醉花荫”的牌子在行里头越来越响亮,封十三娘的气性胃口也便越来越大起来。

    这天晚间吃了饭没事,便又拿清倌人桃枝儿来闲嗑牙,罗嗦着:“你也买来两三年了,没吃过死猪肉,还没见过生猪跑?你看你姐姐翠袖,一样是做倌人,怎么她的客人就这么多呢?你倒好,只会浪费粮食,整个月里只出过三四次局,酒么是一次没摆,连体己首饰也不曾收得一样半样,有什么脸面?” 桃枝儿不服气,战战兢兢地辩解说:“我是个清倌人,有什么体己好收呢?若是开口跟客人硬要,妈妈又要说没身份,扮野鸡了。

    ” 封十三娘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