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关灯
    两年,夺嫡之争愈烈。

    宁允缜韬光养晦,冷眼看四大辅政王各自为政。

     昌庆三年,齐王年迈,精力不济,早一步遭三王罢黜,莫名暴毙于府中。

    其余三王一时如日中天,朝中暗潮汹涌,宫墙外血流成河。

     昌庆四年五月,宁允缜行冠礼。

    同样被漠视的少年丞相陆明持应仕林疾呼,上疏重审齐王一案,举朝哗然。

     十月,楚王伏法。

    六部官员尽遭贬谪,接任者莫不是无名英才。

     众臣愕然之际,宁允缜以独断横行、忤逆犯上十大罪诛梁王;依赖老臣秦氏一族巩固军心,压制魏王。

    后,魏王于流放途中病殁。

     前后四年,杀叔王,斩手足,骨肉相残,泰半皇家子弟或流放或罢黜,宁允缜的帝王路走得鲜血淋漓。

     “在相府,你不是吾皇万岁,也不是辅政王的皇侄。

    ”夜半,相府的后花园中,陆明持对宁允缜道。

     握着酒盏的手止不住颤抖,朝堂上杀伐决断执掌生死的帝王此时不过弱冠之龄,始终刻意绷起不露半点声色的面孔一点一点崩溃,落下一滴怆然泪。

     对面,总是端肃严正的丞相缓缓放柔了脸色,悄悄为他将酒斟满。

     是夜,相府的昙花缀满枝头。

     昌庆七年,大宁朝江河澄清,百官臣服。

    可还是不尽兴,小小的宫闱做不了他大展拳脚的登龙台。

     宁允缜看着边关急报,嘴角边勾起一丝开怀的笑:“朕自小习武,却还未见过沙场风光。

    ” 日理万机的丞相闻讯,急急赶来:“兹事体大,望陛下慎重。

    ” 伏在阶前的身躯一如初见时瘦弱。

     眉目飞扬的年轻天子正是踌躇满怀,一般的年纪,丞相却不明白他的凌云志。

    宁允缜莫名有些懊恼。

     终究,“北方蛮族不开教化,狼子野心,妄图染指我大宁江山……”明晃晃的圣旨即刻就传遍了天下,吾皇要御驾亲征了!欢呼四起,三呼万岁声似要把天空震碎一块下来。

     城门前,百官列道。

    马背上的宁允缜回过头,锃亮的铠甲发出叮当的撞击声,一片凛凛的甲光里看到正抬头看向自己的陆明持,一双沉沉的黑瞳盛满心忧。

    他面冷心软的丞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