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小
中
大
纯裕勤妃,陈氏(?——1754),满洲镶黄旗人,二等侍卫陈希闵之女。
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
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
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
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
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
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
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
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
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
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
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
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
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
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
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
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第3章清朝官员品级一览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
加衔总督。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太子少师
康熙三十六年生皇十七子果毅亲王允礼,康熙五十七年十二月册封为勤嫔。
雍正四年二月尊为皇考勤妃。
乾隆元年十一月尊为皇祖纯裕勤太妃。
乾隆十八年十二月二十日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
乾隆下旨寇摘缨纬,祭酒行礼;十九年四月二十日奉安。
僖嫔,赫舍里氏(?——1702),来贝(一个字,上面是来,下面是贝)山之女。
康熙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僖嫔,康熙四十一年九月薨,四十四年二月初九日奉安。
享年当在40以上。
端嫔,董氏,员外郎董达齐女。
康熙十年生皇二女,十六年八月二十二日册为端嫔。
卒年不详,享年在60岁以上。
康熙五十九年九月初九日奉安。
静嫔,石氏(?——1758),石怀玉之女。
康熙五十二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生皇二十三子,六十一年十二月被雍正帝尊为皇考贵人。
乾隆元年被乾隆尊为皇祖静嫔,二十三年六月初八薨,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次年三月二十二日奉安。
安嫔,李氏,汉军正蓝旗,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
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敬嫔,王佳氏,康熙十六年八月册封。
大约在雍正年间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兆佳氏(即布贵人,?——1717),康熙十三年五月初六生皇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康熙五十六年正月十一日去世,享年当在60岁以上。
贵人,袁氏,康熙二十八年五月二十七日生皇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三日生允禹(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那拉氏。
贵人,陈氏,康熙五十七年二月初一生皇三十五子允援(示字旁),卒年不详。
贵人,易氏(?——1728),雍正六年四月卒,享年约70多岁。
庶妃,钮祜禄氏,满族。
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生皇二十女。
卒年不详。
庶妃,张氏,汉族。
康熙七年十一月二十六日生皇长女,十三年二月初十日生皇四女。
卒年不详。
庶妃,王氏,汉族。
康熙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生皇十六女。
卒年不详。
庶妃,刘氏,汉族。
康熙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二日生皇十七女,卒年不详。
第3章清朝官员品级一览 正一品 太师、太傅、太保、殿阁大学士。
领侍卫内大臣、掌銮仪卫事大臣。
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少师、少傅、少保、各部院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使、协办大学士。
加衔总督。
提督九门步军巡捕五营统领(九门提督)、内大臣。
将军、都统、提督。
正二品 太子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