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3章 口水战

关灯
到了他的软肋,因此,他害怕了!” 霍恩·格伊尔语气激动的表示:“张然是一个投机分子,一个见风使舵的小丑,一个讨好政府的白痴,这种人竟然被影评界称为新世纪最佳,简直是笑话。

    张然这样的导演只能风光一时,不会长时间被铭记,最终会被扫进历史的垃圾桶。

    也许《正义天使》票房会不错,但在颁奖季不可能有任何作为,这样政治味十足、充斥着陈词滥调的电影,只能被整个评论界唾弃,张然唯一能够获得的只有金酸梅!” 其他一些被张然骂了影评人也纷纷在Fly、博客,以及媒体的专栏上写文章痛批张然,将《正义天使》贬得一钱不值,甚至大骂张然是中国政府的走狗。

     站出来为张然辩护,力挺《正义天使》的影评人也不少。

    《正义天使》是非常优秀的电影,各个方面都是顶尖的,但现在却因为政治原因被抨击,这让他们无法接受。

     著名影评人托尼·雷恩表示:“一部电影的好坏,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看法,这很正常。

    但很多影评人对中国电影有一种‘政治化’的读解方式,凡是不列入‘反政府’一类,就列入‘替政府宣传’一类。

    以这种简单的概念去判断一部电影,其幼稚和片面是显而易见的。

    ” 媒体不愿意这场好戏就这么完了,继续煽风点火,恨不得张然像乌维·鲍尔那样,将影评人拉上拳击台,来一场流血较量。

     一些媒体大喊:“电影被影评人批评是很正常的事,张然的反应过度了,他被评论界宠坏了,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导演,根本听不进任何批评意见。

    ”另一些媒体高呼:“影评人可以批判张然的电影,张然当然也有权利批评影评人的文章。

    ” 海外媒体也都在关注这场口水战,都满怀期待的心情等待新一轮的对决。

     张然没有让大家失望,再次进行反击。

    这次他写了一篇很长的文章,名字叫:影评人的七宗罪。

    文中写道:“1955年,年仅23岁的弗朗索瓦·特吕弗在法国著名的《艺术》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指出影评人的‘七宗罪’。

    六十年过去了,如今重读特吕弗的文章,我发现特吕弗当初抨击的问题非但没有消失,反而变本加厉。

    今天我就狗尾续貂,说一说当今影评人的‘七宗罪’。

     第一,影评人无知者无畏。

     六十年前,特吕弗说很多影评人非常无知,在写文章前,经常查阅各种电影史,但那些书错误百出,影评人就复制这些错误。

    如今看来,特吕弗简直错怪当初的影评人了,至少他们在写文章前还会查阅资料,现在的影评人根本不会查,完全由着性子瞎写。

    《正义天使》主要讲张纯如的《南京大屠杀》、以及《魏特琳日记》和《拉贝日记》三本书的故事,那么作为影评人在评论这部电影之前,至少应该看看这三本书吧?可那些抨击《正义天使》的影评人有几个看过呢?如何一个看过这三本书的人,都不会说出《正义天使》妖魔化日军这种蠢话。

    《正义天使》展现的日军暴行,不及真实暴行的百分之一! 第二、影评人既不了解电影史,也不了解电影的拍摄技巧。

     特吕弗当初也抨击过这个问题,现在依然如此。

    现在很多影评人写出来的影评,没有任何价值,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