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关灯
    书生见信,当场两行泪,赶回房子时,艄公已经离开了,房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带走,仿若从没人住在这里一样。

     书生见状,又是两行泪。

     但书生毕竟是读书人,骨子里有儒生的思想,自己还未考取功名光耀门楣,不能对不起爹娘与祖宗,于是一狠心,写了一封绝交信回应艄公。

     书生前前后后写了68遍,最后才把一封完整的绝交信写完。

     绝交信虽然只有几行字,并不难写,但前68封信在写作时都被书生的眼泪浸湿,直到第六十九封开写前,书生在心里默念了好几遍仁义礼智信,才顺利写得这第69封。

     艄公本已做好两人恩断义绝的准备,岂料书生的绝交信拿在手里还是让艄公觉得内心像被刀子扎进去圆周旋转再抽出那般疼痛无比。

     艄公痴情,书生不知道。

     互不往来以后,艄公仍然会在书生下学后尾随,直到书生平安地走进家门;会在书生选择别人渡舟时,含情脉脉地看着书生远去,尽管书生披着斗篷并不想让他瞧见。

     可是傻书生,艄公怎么会看不出那人是你? 艄公凭着回忆画了很多书生的肖像放在枕头下,每天晚上都翻阅一遍。

     艄公每次吃饭时,都会摆上两双碗筷,学着书生还在时候,用只有自己听到的声音说一句:“书生,吃饭了。

    ” 一晃眼,三年已过,书生进京赶考。

     书生考试的那两天,艄公在家里烧了两天香,拜了两天的文曲星。

     艄公很纠结,他希望书生能考取功名,如此书生便会很欢喜,但又不希望书生考上,如果考上了,那他便再也看不见书生。

     一月以后,品昆县迎来一件大事——新任县令荣归故里。

     艄公从同行嘴里得知新任县令名讳舒笙,也去观看了上任仪式,果然是小书生。

     传闻,书生考取当朝进士,被当今圣上授予“翰林大学士”之位,书生婉拒,跪求回品昆县,造福乡里。

    众人皆言,舒进士品德高尚,非圣人不能比。

     书生上任当天夜里,艄公家屋顶上跳下来一人。

     还是那书商。

     两人对过暗号后,书商言:“哈哈,我欲东山再起,先生可助我一把?” 艄公想起正直无比的书生,眼珠子转了两圈,不消多说,有了计谋。

     艄公回屋拿出一本书稿,书商阅读了第一章,赞不绝口。

     两人又讨论了封面设计,书商才离去。

     黄鹤书局的效率一向很高,不出十日,已经抄录了两千本,在市面上流传开来。

     作者有话要说: 一言不合就绝交,这样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