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长公主朱镜静

关灯
    小朝会,顾名思义,就是小型的早朝会场,有些时候甚至比早朝更重要。

     因为早朝的礼仪流程非常繁杂,许多事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定夺的,皇帝会把棘手的事情先拿到小朝会跟几个众臣过一遍。

     “朕要好好嘉奖刘基!” 李善长、胡惟庸对视一眼,纷纷皱起眉头。

     奇怪,这刘伯温不是已经惹到陛下了吗?为何还要嘉奖。

     难不成要打一手捧杀? 而扭头一看,这刘伯温露出一个朴实无华的笑容: “陛下谬赞!臣不过是尽了应尽之责,当不起您的夸奖。

    ” 朱元璋嗔了一声:“有功之臣若不褒奖,那朝廷不是乱套了?” 他点了点台下的绯袍官员:“你们呐!都得向刘诚意好好学学!为国效忠!他听闻红薯之事,连夜研究出了红薯的种植方法!” 昨夜。

     刘伯温拿到红薯种植方法之后,立马进宫,将此法献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沉吟许久,便决定将刘瑛隐下去,其中有几点考量。

     刘瑛念年纪尚小,恐好高骛远,当压一压才是。

     这功劳,自然就落到刘伯温头上。

     爹抢儿子的功劳,并无半分愧疚。

     刘伯温的心里乐开了花,一方面是骄傲,一方面是看着李善长和胡惟庸不解的表情,心中极度的爽。

     周围的官员纷纷应和着,拱手恭祝刘伯温。

     “诚意伯真乃国之忠臣,两袖清风、兢兢业业,令我等仰望啊!” 李善长、胡惟庸此时也不得不说出违心的夸赞之言。

     可惜两人的演技并不专业。

     嘴角的笑比哭还难看。

     刘伯温一一道谢后,朱元璋淡笑着问道:“刘诚意,你可有什么想要的奖赏?” “这红薯的种植方法,你实在是功德无量啊!” 刘伯温瞬间心里一紧。

     功德无量?那也是能形容自己的? 如果自己傻乎乎的听不出来皇帝的敲打之词,恐怕会直接应下来。

     到时候,一定会被别人弹劾。

     此时,刘伯温想起了儿子的忠告。

     越是最高处,就越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