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晃二十年去了,老沈家的孩子死的死,送的送,就剩下我爸爸一个了。
等我爸二十四五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没多久,很多国外侨胞都回来探亲。
这时不知道叔父从哪里得知了老两口逝世的消息,从美国赶了回来。
两人毕竟是亲兄弟,一见面就有一种从心底涌起的亲情。
叔父那次回来了一个月,我从我爸爸那里听的是他后来回美国去了,可现在这鬼说的却是老人家不知怎么的来到了这里,然后花重金买下了这座老宅。
其实这座老宅要现在来卖,绝对价值不菲。
这可是老魏家从清朝乾隆年间就传下来的家宅。
不过那时候的人没有什么文物保护的观念,见叔父给的钱多,就卖给了他。
叔父很快就带着一大堆人住了进来,很吵,偏偏其中有些洋鬼子。
这只魏家的野鬼早年在北大上过学,后来去东三省淘金。
那时候人们发财就三条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魏家家世渐微,这位鬼兄骨子里还是想振兴家族。
不想恰逢九一八事变,东三省乱成了一锅粥。
乱世之下,必出英雄。
他本想生财,却逢国难。
反复思量之下,他加入了中国东北军。
战事艰难,但他是一腔热血。
不想没过多久就接到了家中的信件:家母命在旦夕,速归。
他没有办法,只得先回了这镇子。
他前脚走,后脚就传来噩耗,母亲已经病逝,鬼兄弟踏进家门,见到母亲冰冷的棺木,一口血卡在喉咙,生生憋得晕了过去。
自那之后,有数个大夫前来瞧过,都说是心疾,魏老爷子见他因为母亲去世,而抑郁在床,心中怜惜,遂让鬼兄弟待在家中,继承家业。
不想鬼兄弟没多久就从床上挣扎着爬起,说要回东北,继续抗击日本人。
魏老爷子既悲又喜,悲的是就这么一个儿子,还等着他养老送终,喜的是国难当前,儿子有心为国效力。
鬼兄弟也是个聪明人,见到父亲为难,便试着说服他。
前面说了,魏家势微,鬼兄弟便想着一边保家卫国,一边从政,当了官,有了权,也能改善家族的现状。
魏老爷子抵不住诱惑,让鬼兄弟回了东北,不想东北沦陷了。
鬼兄弟待在川中小镇,整日思考着如何保家卫国,如何振兴家族。
这时,川中第七路军总指挥兼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势头正盛,鬼兄弟前去投奔。
他有一身才华,自然很快就有了一官半职。
不想,就在这时,他遇上了自己平身最爱的人,一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级军官。
那名军官递属蒋介石麾下,因为其智谋而闻名。
但是刘湘与蒋介石并不对盘,他
等我爸二十四五的时候,正值改革开放没多久,很多国外侨胞都回来探亲。
这时不知道叔父从哪里得知了老两口逝世的消息,从美国赶了回来。
两人毕竟是亲兄弟,一见面就有一种从心底涌起的亲情。
叔父那次回来了一个月,我从我爸爸那里听的是他后来回美国去了,可现在这鬼说的却是老人家不知怎么的来到了这里,然后花重金买下了这座老宅。
其实这座老宅要现在来卖,绝对价值不菲。
这可是老魏家从清朝乾隆年间就传下来的家宅。
不过那时候的人没有什么文物保护的观念,见叔父给的钱多,就卖给了他。
叔父很快就带着一大堆人住了进来,很吵,偏偏其中有些洋鬼子。
这只魏家的野鬼早年在北大上过学,后来去东三省淘金。
那时候人们发财就三条路——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
魏家家世渐微,这位鬼兄骨子里还是想振兴家族。
不想恰逢九一八事变,东三省乱成了一锅粥。
乱世之下,必出英雄。
他本想生财,却逢国难。
反复思量之下,他加入了中国东北军。
战事艰难,但他是一腔热血。
不想没过多久就接到了家中的信件:家母命在旦夕,速归。
他没有办法,只得先回了这镇子。
他前脚走,后脚就传来噩耗,母亲已经病逝,鬼兄弟踏进家门,见到母亲冰冷的棺木,一口血卡在喉咙,生生憋得晕了过去。
自那之后,有数个大夫前来瞧过,都说是心疾,魏老爷子见他因为母亲去世,而抑郁在床,心中怜惜,遂让鬼兄弟待在家中,继承家业。
不想鬼兄弟没多久就从床上挣扎着爬起,说要回东北,继续抗击日本人。
魏老爷子既悲又喜,悲的是就这么一个儿子,还等着他养老送终,喜的是国难当前,儿子有心为国效力。
鬼兄弟也是个聪明人,见到父亲为难,便试着说服他。
前面说了,魏家势微,鬼兄弟便想着一边保家卫国,一边从政,当了官,有了权,也能改善家族的现状。
魏老爷子抵不住诱惑,让鬼兄弟回了东北,不想东北沦陷了。
鬼兄弟待在川中小镇,整日思考着如何保家卫国,如何振兴家族。
这时,川中第七路军总指挥兼陆军第二十一军军长刘湘势头正盛,鬼兄弟前去投奔。
他有一身才华,自然很快就有了一官半职。
不想,就在这时,他遇上了自己平身最爱的人,一位毕业于黄埔军校的高级军官。
那名军官递属蒋介石麾下,因为其智谋而闻名。
但是刘湘与蒋介石并不对盘,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