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

     匣子里整整齐齐地摆着六把小刀——毛锉刀、平锉刀、平锥刀、圆锥刀、尖锥刀、斜刀。

     这是祖父留给她最宝贵的东西,核雕的必备器具。

     她低声道:“母亲,你不疼我,我只能自己疼自己了……” 第2章 鸡还未鸣,秦氏便起了。

     丫环冬云给秦氏打了水,侍候秦氏梳妆。

    殷家全家上下就只有一个丫环,一个杂役,还有一个看门的秦伯。

    秦氏对待下人不薄,体谅冬云侍候一家子辛苦,时常将多余的小物赏给冬云。

     冬云为此很是感恩戴德,侍候秦氏比陆氏还要用心。

     “把那对碧云簪拿出来,今日谢家来提亲,可不能丢了我们殷家的脸面。

    ” 冬云将碧云簪比划了会,插在发髻上,说:“碧云最衬夫人的雍容,夫人戴上这对碧云簪,有种说不出的气度。

    ”秦氏人逢喜事精神爽,听得冬云此话,更是笑不拢嘴。

     “这张小嘴真会说话。

    ”手指在妆匣里挑了挑,取出一对半旧的珍珠耳环,“今日我们殷家有喜事,赏你了。

    ” 冬云连忙谢过。

     秦氏心里是实打实地欢喜。

     女儿年有二十,若非她喜欢的人是谢家小郎,不论如何她也会强迫着女儿在十八之前嫁出去,邻里街坊这几年的闲言蜚语她听得耳朵都能生茧子。

     不过现在不一样了,谢家终于要来提亲了! 虽说当妾是有点委屈女儿,但谢家小郎真心一片,对女儿又言听计从,即便以后娶了正妻,心到底还是在女儿这边的。

    本来她亦是不愿女儿当妾的,但浩哥儿本该八岁就上私塾的,老爷却非得坚持浩哥儿要上最好的私塾,托人四处拜访,都不得入寿全学堂的门路。

    如今谢家那边开了口,既能把女儿嫁出去,又能让浩哥儿上寿全学堂,连未来几年的学费都全包了。

     且那边愿以正妻之礼迎娶,仔细想来,也算给足了脸面。

     . 辰时一过,谢家遣了当地最有名望的媒人李婆上殷家提亲。

     谢夫人碍着谢少怀的恳求,在彩礼上费了一番功夫,足足十二担的箩筐,流水一般涌向殷家。

    李婆在门口吆喝,惹得周遭邻里频频瞩目,认出了李婆身后是谢家的总管。

     殷修文与秦氏早已候着,可谓是春风满面地开了门,迎了一众人进去。

     两家暗地里早已达成共识,如今请媒人过来也不过是走个过场。

     殷修文一直盼着自己的儿子能上寿全学堂,如今美梦即将成真,与李婆还有谢总管说话时,连髭须也透露出一股子喜气。

    媒人说了两个迎亲日子,一个是五月,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