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关灯
    关闭的窗户 从农场回到上海,没见到爸爸。

    听妈妈说,他还是关关放放,没有定准。

     第二天就去了学院。

    当年在《送瘟神》的乐曲中走得那么决绝,一再发誓此生不再跨进这个院子一步。

    今天又一次明白,生于乱世,任何个人誓言都难以兑现。

    我在学院后门口迟疑了一下,便一步跨了进去。

     每个办公室都有很多人忙碌着,每个忙碌着的人我都不认识。

    令人惊异的是,这些陌生人在办公室里的坐相、站相都非常自在,证明他们早已是这儿的主人。

     天气挺热,但每一个窗户都关闭着。

    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知道,那是在整理运动材料。

    怕风把材料吹走?怕屋内的谈话声音传到窗外?都有可能。

    总之,办公楼在并非寒冷的季节把窗户都关闭起来了,政治气氛也就紧张了。

     当时的运动,叫法很多,反正是整人。

    但闹了这么多年已经很难寻找新的清查对象,因此把我们这批早就分配出去的人全部拉回来,像一个“破烂仓库”那么搁着,什么事情牵连到谁了,便随时抽出来隔离审查。

     但是,这个“破烂仓库”平日应该搁到哪里去呢?工宣队的一个小头目向我们宣布:挖防空洞。

     挖防空洞,光这么说,后代读者一定无法理解这件事在当时的惊人规模。

    在整个文化大革命过程中,毛泽东一直担心着苏联和美国这两个超级大国会侵略中国,而且他也知道,对于中国这么一个已经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要打也必然是核战争。

    核战争的主战场必然是城市,因此,上海必须挖出能容得下一千多万人的防空洞系统,其工程之大,难于想象。

     没有那么多工兵,没有那么多工程技术人员,也没有那么多资金和建筑材料,怎么办? 用历来习惯的群众运动:男女老少都动手,凿开街道,掀起地板,往下挖,再在地下互相连通。

    洞壁所需的砖,也由大家分头烧制。

    整整几年,上海很少有路走得通,很少有街不淌泥,很少有楼不亮底,全是在干这个事。

     说是男女老少都动手,其实还有一块很大的例外,那就是“文革”的各级领导和运动主力,都可以不参加。

    因此,在各所高校经常可以看到的景象是:身体瘦弱的教师们浑身泥水地在壕沟下不停挖掘,年轻力壮的工宣队员却衣冠楚楚地叼着香烟在上面“观察”。

     我们挖掘的地点是在巨鹿路、常熟路口,稍稍熟悉上海的人都会明白,这是什么地段。

    一栋栋花园洋房安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