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余秋雨文集 借我一生 借我一生 旧屋与旗袍 戴黑边眼镜的青年 叔叔走了 冬天的斯坦尼 关闭的窗户 隐秘的河湾 有人敲门 墓地和法院 那一迭纸条 借住拔处 旧屋与旗袍 旧屋,是指我出生并生活到将近十岁离开的屋子,地处浙江慈溪桥头镇车头村一个叫高地地的宅落里。

    从我出生到离开,桥头镇都属余姚县,好像是一九七九年划入慈溪的。

     旧屋所在,是地道的农村,惟一的热闹去处是一华里之外的桥头镇,但那只是一截临河的窄街,一座普通的石桥,几家小小的店铺,每天清晨有一点买卖农产品的集市,走几步就完了。

     越是无处可去,屋子对人就越是重要。

     我家屋子不是独立的,是一排长楼中的一户。

    这排长楼不知是余家哪一代祖先建造的,在我出生之时早已破旧。

    长楼朝南,分七个单元,东边三个,西边三个,中间一个是公共活动场所,叫“堂前”,我想最早应该是安置祖宗牌位和祭祀的地方。

    我家是紧挨“堂前”的西边第一家,进出的门户要通过“堂前”。

    从格局看,应该是这排楼中最重要的一个单元,估计在建楼之初,我家祖先属于长子、大房。

     从“堂前”进门便是“前间”,中间摆了一张八仙桌。

    一看便知,这是我家待客、供香、摆酒、祭祖的礼仪场所,尽管在我记忆中,它是那样的狭窄和简陋。

     在全村,这间屋子最热闹,夜间经常坐满了人。

    因此,在西墙前面排着很多长凳,来人多了,就把长凳拉开搁在四周。

    一条长凳上挤四个人,前前后后又站着很多人。

    从后面看去,这些坐着、站着的人都黑森森的看不清面目,又都显得十分高大。

    影子塞满了四边墙壁,有几个头影还映到天花板上去了。

     光源在八仙桌上,是一个小油碟,上面斜搁着一根灯草,火苗像一粒拉长了的黄豆,一抖一抖。

    火苗映着一个短发女子的脸,她纔二十出头,眸子安静,脸带羞涩,正在埋头书写。

    她,就是我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