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关灯
    新建的实验室最缺的就是成熟的课题推动者,杨晓生愿意从诺奖实验室转到他还没有一砖一瓦的课题组,燕知是非常高兴的。

     回国后他能远快于一般人地进入正轨并且专注于科研,很大程度得益于有杨晓生这样得力的同事。

     杨晓生平常做事沉稳细心,打理起实验室方寸不乱。

     现在快到组会的时间了,没什么特殊的事他不会临时缺席。

     “燕老师,我刚接了教务处一个电话……”杨晓生看见牧长觉手里拿着燕知的包,很有眼力见地去接,“谢谢您,我拿着吧。

    ” 牧长觉的目光在他脸上落了一秒,“不客气,你们聊。

    ” 他安静地站在一边,似乎不打算继续说话,也没有把包递给杨晓生。

     伸出去的手空落落地悬着,杨晓生略一愣,“哦,那边说昨天您上课班上有个学生刚确诊了肺结核,在活跃期。

    学校通知他的室友和一起上课的学生都去医院测一下皮试。

    他说昨天他上课前跟您聊了几句,您记得吗?” 燕知稍微想了一下,“哦,是有个学生,没抽到签还去上课了。

    ” “对。

    ”杨晓生点头,“所以您最好也今天去医院查一下。

    实验室里我已经通知他们组会取消,学生做好汇报PPT会邮件发给您。

    ” 燕知不喜欢任何没有按计划进行的事情。

     哪怕身体非常不舒服,他还是会坚持来实验室开组会。

     如果没有杨晓生,他就会戴好口罩开完组会再去医院。

     首先说一两句话就传上肺结核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其次哪怕他已经传上了,自己没到活跃期也不会传给其他人。

     杨晓生这个严阵以待的态度是没问题的,也符合他平常一丝不苟的作风。

     燕知知道他的处理方式比自己的更正确更合乎常理,朝他笑笑,“那好,我现在去校医院查一下,上午先辛苦你。

    ” “我陪您去。

    ”杨晓生递给燕知一个新口罩。

     “哦不用,你忙你的。

    ”燕知把口罩戴上,“我自己去就行。

    ” “这两天学校有员工体检,校医院人挺多的。

    ”杨晓生也看出来燕知脸色不是很好,从兜里拿了块水果糖给他。

     有次燕知在组会上因为低血糖昏倒了,之后实验室几乎人人身上都带着糖。

     燕知不是因为低血糖难受,但他一向承别人好意,笑着把糖接过来,“正好今天没带,吃完应该就没事儿了。

    ” 杨晓生还想坚持,但实在难以忽略沉默在旁边的高大阴影。

     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这位老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