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关灯
    “本来我们也挺同情他的,白发人送黑发人,谁不难过。

    可是后来他又来过几次让我们找儿子,我们都当他是因为儿子死了太伤心了所以好言安慰他,没想到这都一个多月了还没恢复过来,三天两头来找茬。

     “这就算了,还有更怪的呢,这大叔跟失忆了一样,说话颠三倒四,好像记忆不知道停留在什么地方,一直说他儿子上中学呢,怎么可能死在A大,说我们警方不负责任胡乱办事要告我们什么的。

    ” 周南看着屋里的男人因为一言不合准备大打出手的样子,还有同事们的一脸菜色,摸了摸下巴,这可有点意思。

     何志强,男,48岁,失业。

    妻子祝玉,已离异,有个23岁的儿子,何明,就读A大工商系大三,由何志强抚养,三个月前于A大跳湖自杀。

     周南拿着资料站在A大报告厅外。

     第三十章 酒精依赖(科萨科夫精神病03) A大报告厅,祈聿正在做一个主题为艾滋病心理的演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随着一些砖家的思想解放,大学里进行一些安全性教育变得必不可少,令很多单纯的小朋友有幸第一次见到了安全套的长相,也令不那么单纯的小朋友多多了解了不安全性`行为的危险性。

     上过中学的大家都知道艾滋病(AIDS)是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这种病毒通过血液、精/液、阴/道分泌液或者被感染者的母乳进行传播,途径要么是在没有保护措施的性生活中、共用一个皮下注射针头、输入携带这种病毒的血液,要么是在子宫里(母亲被感染的新生儿)。

     一旦这种病毒被激活,就会攻击免疫系统,使人体对各种感染没有任何防御能力。

    而且HIV有可能会潜伏很长时间。

     祈聿作为前沿的心理专家,当然不是来简单普及艾滋病防御的,事实上他的主题是心理对疾病作用的生物机制。

     AIDS的发展过程并不是所有人都一样的,从感染HIV到确诊为AIDS的时间和从确诊为AIDS到死亡的时间在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差异。

    由很多因素决定了这个差异比率,包括基因、年龄(老年人时间更短)还有HIV病毒的特定类型,祈聿讲解的是行为、人格、应激和社会支持对HIV发展的影响。

     CD4细胞(T细胞)是HIV发展的主要预测指标,随着CD4细胞的减少,HIV的感染逐渐加深,当CD4细胞降低到每毫升血200的水平,个体就会被诊断为AIDS,AIDS患者几乎丧失所有的自然免疫功能。

     心理学家在研究中发现,在确诊为HIV呈阳性之后,在生活中心性更乐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