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关灯
    我也不是个快乐的女孩。

    即使有,也不是那种天真无邪,而是沉坠的快乐。

    爱玲能逃而我却不能。

    因经年被父母供养,没有经济能力,又有身体的束缚,亦不能果敢而无顾虑地说一句:“我立刻走。

    永远不再回来。

    ”即使母亲用这样的话来刺痛我,我也只是冷冷地说:“我肯定不会走,我不会贸然地离家出走,而后再像流浪狗一样被人领回来。

    ” 然后我走进房间,任凭哭泣。

     母亲后来告诉我,她如此说,因为她知道我足够坚强。

    我笑了。

    她不知道我是如何熬过来的。

    那种即使她知道,也是无法体味的绝望。

     我躺在c黄上整夜看着白色的天花板,像爱玲说的一样:“死了就在园子里埋了。

    ”四壁是森然的杀机。

    眼泪变得虚无,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

    想到过死,却熬过来了,无法放弃对人世的渴望。

    我发现了自己的冷静,只是身体和灵魂的割裂,无从逃避。

    从此激越地想要离开家。

     真的有能力离开了,却又安静地走回来,安静地依偎在母亲身边,没有任何勉强。

    或许,我想要的就是离开的能力,有了这个过程,一切都变得圆满。

     也记得有几个逃家的例子,都是一逃成名,逃得光彩夺目。

    譬如宋庆龄将被单打成绳索,爬出窗户逃出家,嫁给孙中山。

    是为伟大的爱情而私奔。

     女人,往往是为了爱而逃离,有时候也为了自由。

    但大多数时候,不过是从此地逃到彼地,意义不大。

     然而,爱玲的出走,也有她自己的安排。

    听听她的倾诉:“在前进的一方面我有海阔天空的计划,中学毕业后到英国去读大学,有一个时期我想学画卡通影片,尽量把中国画的作风介绍到美国去。

    我要比林语堂还出风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自己有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

    ” 这样心气高远的爱玲,即使没有后母的挑唆,即使没有被父亲责打,她终有一日还是要出去的。

    龙归东海,凤栖山林,她与父亲,是截然不同的。

     逃家,隔了十几年的月光看去,是少女时期的终结。

    或者在很久以前,爱玲就已经回家了。

     何处是家 看见很多交错晃动的身影了吗?模糊面容,隐隐耳语,在远方,等待你去追寻。

    灵魂是空旷原野,大而没有出路;疏离是旷野低树,江心月,安静原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