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关灯
    然,不由得留恋起缩在昔日繁华影子里的父亲的家。

    “怅惘自己黄金时代的遗失”,在她不少文章里有着情不自禁的流露。

    “因为现在的家于它的本身是细密完全的,而我只是在里面撞来撞去打碎东西,而真的家应当是合身的,随着我生长的,我想起我从前的家了。

    ” 我相信,灵魂里有一种莫名的力量指引着她。

    她注定成为一个孤独的,有着坚硬外壳,温暖内核的女人,而不是一个小鸟依人的大小姐。

    这是命运为她个人的安排,也是为世界的安排。

     母亲和姑姑都是新式人物,思想开明自然是好,但身上沾染了太多西式作风,对人有礼却冷淡。

    爱玲这棵树,从开始的时候,她们给她浇的水就叫疏离,培的土就叫孤独。

     她后来写道:“我母亲动身到法国去,我在学校里住读,她来看我,我没有任何惜别的表示,她也像是很高兴,事情可以这样光滑无痕迹地度过,一点麻烦也没有,可是我知道她在那里想:‘下一代的人,心真狠呀!’” 心真狠呀!冷漠和寂寞一样是可以传染的,何况是一个天性淡漠的人。

    最亲近的人如此,连带着自己也要硬朗起来。

    你哭,没有人疼惜你的眼泪。

    不狠又如何?贾宝玉那样一个婉转缠绵的人,听戏也兀自悟了:“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 胡兰成说:“爱玲从不牵仇惹恨。

    ”其实不是,她只是在荒野里站着,站得久了,自己不晓得难过,仿佛混沌初开就是一个人在那里,本该如此。

    自然而决绝的姿态。

     而在内心深处,她与杜拉斯一样,对于亲情的渴慕和失落,只能通过自己的小说一一描摹出来了。

    这种情绪跟随了她一生。

     《倾城之恋》、《金锁记》、《花凋》、《第一炉香》、《心经》……我们看不到温情的虚妄,四壁是触目的凄凉。

    人与人之间的心机,你来我往的算计,到处都是绝望的不堪一击亲情和爱。

     爱玲所以苍凉是因为她站在亲情的废墟上,而她骨子里难以排解的忧伤又不时让她惘然。

    当所有一切皆为过往,你所能拥有的只是自己和回忆。

    所以,我能理解她中年以后的离群索居,她的安然正是看透了人生,最后恰如白茫茫一片大地。

    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