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上海注定是独特的,地理的独特,历史的独特,文化的独特。
它既是边缘,又是中心。
从一个小商埠到国际大都市,匆忙间有些潦糙,仿佛搬来一些旧砖瓦,杂乱堆积在那里。
那些砖瓦形状颜色各异,无法弥合,于是便滋生出一种落寞无根的空洞来。
这就是爱玲的“底子”,她的基本色调。
红的,黄的,黑的,新旧杂陈,调出来不是彩虹,却是灰色的,冷冷的灰色。
这样的灰色是历史的暗和现实的明调出来的。
也只是在这样的半明半暗,才能发生《小艾》、《金锁记》那样的故事来。
如同《红楼梦》的场景只能在远离北京的旧都南京一样,距离常常能让一些事情顺理成章地发生。
它是如此沉重地存在着,像一个巨大的影子。
一百年来,上海轰轰烈烈存在着,却似乎并没有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
所有的大事都被消融得无影无踪。
于是在《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只能逃离了。
范柳原对白流苏说:“在上海第一次遇见你,我想着,离开了你家里那些人,你也许会自然一点。
好容易盼着你到了香港,……,现在,我又想把你带到马来亚,到原始人的森林里去。
” 爱玲也离开了。
惘然而仓皇。
先去了香港,后去了美国,离开得越来越远了。
一九五二年,上海。
乘船去香港的人在码头等待检查。
一个穿着素花布旗袍的女人夹杂在人群中。
轮到她了,那个小小的民兵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照片问:“姓张?行李里有金银首饰吗?” 爱玲点点头,有点紧张地说:“只有一副包金小藤镯。
”说着把行李递出去。
她申请到香港大学复学批准,如果不能去,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
检查过关的人果然看不出她是红极一时的张爱玲,除了狠狠地检查了一下她的首饰,把一对有浅色纹路的棕色粗藤上镶着蟠龙蝙蝠的包金小藤镯刮花了以外,没有过多的刁难就放行了。
这小小的意外令她窃喜,这窃喜是一个女子对自身形象百变却能瞒人的肯定和满足,如小时候躲起来大叫“你看不见我”时掩耳盗铃般的喜悦。
想象着爱玲穿着花布旗袍,站在那个折腾她手镯的小同志面前的可怜相,又心疼又心急,敢怒不敢言。
她在后来的文章里,用的是一种轻松调侃的语调:“他瞥见我脸上有
它既是边缘,又是中心。
从一个小商埠到国际大都市,匆忙间有些潦糙,仿佛搬来一些旧砖瓦,杂乱堆积在那里。
那些砖瓦形状颜色各异,无法弥合,于是便滋生出一种落寞无根的空洞来。
这就是爱玲的“底子”,她的基本色调。
红的,黄的,黑的,新旧杂陈,调出来不是彩虹,却是灰色的,冷冷的灰色。
这样的灰色是历史的暗和现实的明调出来的。
也只是在这样的半明半暗,才能发生《小艾》、《金锁记》那样的故事来。
如同《红楼梦》的场景只能在远离北京的旧都南京一样,距离常常能让一些事情顺理成章地发生。
它是如此沉重地存在着,像一个巨大的影子。
一百年来,上海轰轰烈烈存在着,却似乎并没有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
所有的大事都被消融得无影无踪。
于是在《倾城之恋》里,白流苏只能逃离了。
范柳原对白流苏说:“在上海第一次遇见你,我想着,离开了你家里那些人,你也许会自然一点。
好容易盼着你到了香港,……,现在,我又想把你带到马来亚,到原始人的森林里去。
” 爱玲也离开了。
惘然而仓皇。
先去了香港,后去了美国,离开得越来越远了。
一九五二年,上海。
乘船去香港的人在码头等待检查。
一个穿着素花布旗袍的女人夹杂在人群中。
轮到她了,那个小小的民兵看了她一眼,又看了看照片问:“姓张?行李里有金银首饰吗?” 爱玲点点头,有点紧张地说:“只有一副包金小藤镯。
”说着把行李递出去。
她申请到香港大学复学批准,如果不能去,一切的努力就白费了。
检查过关的人果然看不出她是红极一时的张爱玲,除了狠狠地检查了一下她的首饰,把一对有浅色纹路的棕色粗藤上镶着蟠龙蝙蝠的包金小藤镯刮花了以外,没有过多的刁难就放行了。
这小小的意外令她窃喜,这窃喜是一个女子对自身形象百变却能瞒人的肯定和满足,如小时候躲起来大叫“你看不见我”时掩耳盗铃般的喜悦。
想象着爱玲穿着花布旗袍,站在那个折腾她手镯的小同志面前的可怜相,又心疼又心急,敢怒不敢言。
她在后来的文章里,用的是一种轻松调侃的语调:“他瞥见我脸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