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爱玲在《私语》里面写到:“姑姑把父亲要再娶的消息告诉我,当时是在一个小阳台上,当我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就觉得如果我的这个继母就在我的眼前,我就会把她从这个阳台上推下去,让她摔死掉。

    ” 原以为她是替母亲怨,其实不只是。

    我们太高看了她,她也是女子,女人心,哪有这般广阔无私?及后,众人论及爱玲的情感时,通常说爱玲敏锐纤细,却忽略了她的早慧早熟。

    其实,早慧早熟才是她情感的命门。

     世间女子有些伤春悲秋的小才情,没有早慧早熟的心,至多算得聪明伶俐,还是做不得旁观冷眼人。

    似黛玉倒是敏锐纤细,闻曲惊心,见花落泪,伤春悲秋代言人。

    但自十一二岁起就存了难言心事,又恨父母双亡无人做主,说到底羸羸弱弱的身体里藏了早慧早熟的心,发了敢爱敢恨的芽。

    爱玲亦是咏絮才女,柔弱的身体里有谁也不可完全掌控的心。

     年幼时,即便母亲漂洋过海去了他国,有段时间她也是极快乐的。

    父亲给她念诗,教她读书,闲来无事的时候,就带她去咖啡馆喝咖啡,去夜总会吃点心。

    有时候还带她到妓院里去,让她坐在厅堂里,找一个女人来陪她,逗她玩儿。

    这时的爱玲并没有天生反骨,脑袋一根筋坏掉似地反抗,相反她乐于陪着父亲,过这样清闲安逸的生活。

    对母亲的崇拜景仰,与对父亲的依恋是不相悖的。

     在那栋华丽陈旧老房子里面,她是他整个生活的见证人。

    只要他在家时候,爱玲就一定陪在左右。

    两人有一种相依为命的感觉,父亲等于是她一个人的。

    这对感情匮乏的爱玲来说是多么美妙的感觉。

    女孩如果没有与别的男人情感交接的渠道,与她最亲近的男人往往就直入心底不可磨灭。

     离开上海的前一天晚上,炎樱问她最怀念上海的什么。

    不是和姑姑住了很久的公寓,不是和胡兰成散步的静安寺公园,是飞达咖啡馆的香肠卷!那是----,父亲常带她去的地方。

    那是----,父亲爱吃的东西。

     暮年岁月,有一日,忽然翻看旧书,看到父亲的英文体的字迹,刹那之间她就有一种春日迟迟,温暖沉重的感觉。

     对于父亲,时人看到的皆是爱玲的怨,其实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