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关灯
    我亦想起母亲自幼教我如何正视自己的缺陷。

    对我好,又不同情我,处处给我压力。

    到现在我能独自面对失败,坚强地生活着。

    从前的怨,现在转过头来想想还是感激的多。

     爱是恩慈,但亦可以挑剔严厉。

    没有这样的母亲,或者就一路沉沦到底了。

     谁的委屈 黄逸梵走了,孙用蕃来了,成为了爱玲的继母。

    爱玲深受刺激,为此怏怏不乐了许久。

    她像是不请自来的强盗,生生地挤入她和父亲之间紧密的空间。

    从此,多了一个“第三者”,多了一个敌人! 其实她比她难。

    从来后母难做,如同与人做妾,名不正而言不顺,如非必要谁愿为之呢?人心隔肚皮,做得好了,是你的本分,十分贤惠也落不到一分;做得不好,担个虐待的罪名,无端就有一干人等跳出来指责,主持正义,千夫所指无疾而死。

    胆小怕事的,众人口中夹着尾巴做人;略有些担当的,免不了势急强做虎,个个逼做了柳月娥。

     她何尝不是提着一颗心,拎着胆子做人?父亲是孙宝琦,由民国外交部长一路走上总理的宝座,说到底也是有头有脸的人家。

    人情大过天,窘迫的时候,仗着张老脸,上海地界上也不能不卖点小面子。

     这样一个人,因是庶出,姨太太所生,又因有一个难以启齿的癖好,二十三岁了也未许人,只得做了张家的填房。

    心比天高,身为低卑,她心里也未必就光明堂皇,喜悦明亮。

    人是命里蜉蝣,不过婉从而已。

     但凡爱玲说她一点好,给她一些好脸色,也能让她欢喜。

    她心血来潮写的《后母的心》,也曾让她感激不尽。

    可爱玲偏偏是那样一个冷人儿,对人好也不宣诸于口,何况是与她虚与委蛇呢?其实她也想尽力做得好一些,想得也算细致。

    譬如知道爱玲的身材与自己差不多,就带了许多自己年轻时穿的衣服给爱玲。

    无论结果如何,她的本意是想和爱玲搞好关系。

     从父母大人的角度,爱玲的确不算是一个乖巧讨人喜欢的女孩。

    她对她的怨恨并非针对她本人,而是对天下所有的继母。

    她在散文《天才梦》里坦然承认,对父亲再婚恨得咬牙切齿,甚至产生一种迫切的冲动:如果那个女人就在阳台上,一定要把她推下去,一了百了。

    这样的恶毒和憎恨,也难怪父母对她严苛的管教。

    而那样的管教,在那个时代似乎并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