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去来大内惊昏主杀劫中原有活棋

关灯
千万不可冒这个险!” 云瑚问道:“外面情形怎样?” 那老太监苦笑道:“经过昨晚天翻地覆的一场大闹,今天还有不加紧严防的吗?大内卫士以前是分三班轮值的,现在只分两班,这么一来,在宫中巡逻的卫士就多了许多。

    尤其在这御花园里,真可说是每个角落都埋伏有人。

    只怕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 云瑚不禁大为焦急,“那怎么办?陆帮主、林大侠和段大哥他们等不见咱们回去,不知多挂虑了!” 那老太监道:“没有办法,只有多等几天再看了。

    过几天我看会稍为松下来的。

    ” 云瑚叹了口气,说道:“要是韩芷在这儿,咱们就有办法了。

    ” 陈石星瞿然一省,说道:“我有个办法,不妨试试。

    ” 云瑚连忙问道:“什么办法?” 陈石星道:“这个办法,可先得请王公公帮忙。

    ” 那老太监道:“你说吧,只要是我做得到的,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 陈石星道:“我们想要一套卫士的服饰和一套小太监的服饰。

    ” 那老太监道:“这个容易,不过恐怕也得等到明天才能给你们找来。

    ” 云瑚瞿然一省,“对,咱们可以用韩姐姐传授你的改容易貌之术!” 那老太监道:“但你们怎么能够走出宫门?据我所知,符总管已经下了严令,宫里的任何人都不许出去,除非得到两样东西。

    ” 陈石星道:“哪两样东西?” 那老太监道:“一样是盖有玉玺的皇上手令,一样是符总管发给的出宫腰牌。

    ” 这两样东西当然是无法取得的,陈石星道:“先别管它,你把我们所要的服饰找来再说。

    ” 第二天老太监把合乎他们身材的卫士和太监服饰找来,经过陈石星施展改容易貌之术,果然是变了本来面目,扮得很似,这一天云瑚就跟那老太监学太监说话的腔调,和他们“不与常人同”的一些特别举止。

     到了晚上,他们商量用什么办法混出去,老太监还是不主张他们冒险。

     陈石星忽道:“你知道符总管住在什么地方吗?” 那老太监道:“知道。

    他不像皇上是每天晚上更换宿处的。

    ” 陈石星道:“如此说来,假如要去找他,那倒是比较容易了。

    王公公,请你把他的住处,坐落何方,怎样走法,说给我听,说得越详细越好。

    ” 他们一个作卫士打扮,一个作小太监打扮,这晚恰好又是天公作“美”,无月无星,他们在御花园里借物障形,分花拂柳,一路行来,果然并没惹起旁人特别的注意。

     走到无人之处,云瑚悄悄问道:“你是要向符坚城硬讨腰牌?” 陈石星道:“不错,他前晚受了伤,料想不能是咱们对手了。

    待会儿咱们见机而作,腰牌偷得到就偷,偷不到就索性拿他来作人质!” 云瑚说道:“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大哥,这一着棋你可想得真是妙啊!” 走了一会,不知不觉已是到了符坚城的住处。

    屋子后面有棵老槐树,高出墙头。

    陈石星聚拢目光,凝神望去,屋子前面,并无卫士把守。

    料想是符坚城自恃武功,又为了要表示对皇上效忠,故此把自己看门的卫士也都尽调出去。

     他绕到屋子后面,施展超卓轻功,攀上那棵大树,风不吹叶不动,一个飞身,已勾着屋檐,翘起的“飞檐”恰好可以遮掩他的身形。

    他用个“倒挂珠帘”的身法,向内偷窥。

     屋子里符坚城靠在床上,正在和一个人说话,这个人是长孙兆。

    长孙兆是前两天晚上,和陈云二人差不多同一个时候入宫的。

     只听得长孙兆说道:“符大人贵体如何,为了我的事情,累符大人受伤,我实是过意不去。

    ”
符坚城哈哈一笑,“皮肉之伤,何足挂齿?最多再过两天,我就可以恢复了。

    我未能替贝子办好大事,倒是心里不安呢。

    ” 陈石星听他的笑声,中气果然已是相当充沛,不禁心头微凛,“这厮的内功造诣端的非同小可,这么快就恢复。

    好在刚才没有鲁莽从事。

    ” 长孙兆说道:“符大人,请你别说这话,你已经为我尽了心力了。

    我只是有点奇怪——” “奇怪什么?” “奇怪你们的皇上何以三心两意?你不是说过的吗,你深知你们皇上的心意是愿意和我们讲和的。

    ” 符坚城沉吟半晌,说道:“皇上对你说了一些什么,你可以告诉我吗?”原来出事那天晚上,长孙兆不能见到皇帝,朱见深受了一场大惊吓,喝了安眠的药茶,睡了整整一天,直到今天才召见他的。

     长孙兆道:“你们的皇上是说他愿谈和,不过那份和约嘛,他还要详加考虑,不能答复我。

    看来他似乎有什么顾忌,我可不便问他。

    ” 符坚城道:“是呀,前两天皇上还是说得好好的,还说龙文光这次办事,是‘深合孤意’呢,怎的忽地又口风变了?嗯,莫非是因为怕了刺客?” 长孙兆道:“说起来你们也太不小心了,怎的会让刺客闯进宫里来?” 符坚城甚是尴尬,“这种事情,我保证以后是不会再有的了。

    ” 长孙兆道:“不过话说回来,我可不相信闹了一次刺客,就能改变你们皇上的主意。

    会不会另有别的原因呢?你想想看。

    ” 符坚城道:“那我就猜想不透了。

    ” 他们不知道内里原因,陈石星却是知道的。

    听到这里,心里暗暗欢喜,“我对那昏君剖陈利害的一番说话,看来也多少发生了一点效力了。

    ” 半晌,符坚城继续说道:“长孙贝子,你难得来一次,不如多留几天,等我抓着刺客,再等机会,为你打探皇上的心意。

    ” 长孙兆冷冷说道:“我可没这许多闲工夫等你。

    说老实话,这两天我困在宫中,行动也须避忌,当真是不见天日,早已把我闷得发昏了。

    白天我不方便出去,今晚我是要出去了。

    我是来向你辞行的。

    ” 符坚城连忙道歉,“这两天我在养伤,未能陪伴贝子,实在是委屈贝子了。

    不过贝子若是想四下逛逛的话,我还是可以想办法的……” 长孙兆一副不耐烦的神气,“我不是来逛你们的御花园的,我们原定的回国期限也已经过了期了。

    今晚我非回去不可!” 符坚城也怕留他太久,万一出了差错,担当不起,于是说道:“既然贝子即须回国,那我也不便强留了。

    这面腰牌,请贝子藏好了,出宫之时,只须给他们看一看,就没人敢问你的。

    最好从西直门出去,今晚在那里守门的卫士是我的亲信。

    ” 长孙兆道:“怎样走法?”边说边接过腰牌。

     符坚城道:“别忙,待我叫一个人送你到西直门。

    ” 他低下头思想,挑什么人代他送客最为适合。

    此时陈石星也在心中暗自盘算,如何抢长孙兆这面腰牌。

     就在此时,忽听得符坚城喝道:“谁在外面?”陈石星吃了一惊,只道已经给他发觉。

     他刚想窜出去,便听得外面有人回答道:“皇上有旨,李中使前来传令。

    ” 符坚城惊疑不定:“怎的这个时候,还有圣旨传来,不知为了何事?”连忙穿上官服,从病榻起来,肃立迎旨。

     长孙兆低声问道:“要我回避么?”符坚城一想,反正皇上亦已知道长孙兆在他这里,便道:“委屈贝子,暂且当作我的卫士,先莫出声。

    且看看圣旨说的什么,说不定——”说到这里,有卫士把持圣旨而来的一个小太监送到门口,便即退下,那小太监独自进屋。

     符坚城跪下接旨,那小太监道:“总管大人,无须拘礼了。

    皇上要我来请一个人,赶着回去复命的。

    ” 符坚城听得一个“请”字,放宽了心,说道:“不知皇上宣召何人?” 那小太监先不宣读圣旨,却指着长孙兆问道:“这位敢情是瓦剌上邦来的那位长孙贝子吧?”长孙兆披着狐裘,服饰和一般卫士是有点分别。

     符坚城料想自己猜得不错,便道:“李公公好眼力,不错,这位正是长孙贝子。

    ” 那小太监笑道:“原来贝子果然是在这儿,那倒省得我们多费时间了。

    皇上要我来请的正是长孙贝子。

    ” 长孙贝子大剌剌地说道:“幸亏你来早一步,我正要回去呢。

    贵国皇上,何事又要见我?” 那小太监道:“奴才不知。

    但请贝子务必去见一见皇上。

    ” 陈石星听到这里,蓦地得了一个主意,趁着符坚城弯腰揖送那太监与长孙兆出房之时,他也一个飞身,施展绝顶轻功,飞到老槐树上,悄悄的溜下去了。

     小太监带领长孙兆从园中小径转弯抹角的走,要知他这是秘密宣召,虽然他不怕卫士盘问,但总是越少碰上越好。

     在僻静之处,陈云二人现出身形。

     陈石星是扮作卫士的,那小太监只道他要来盘问,喝道:“放肆,你不知道我是谁么。

    赶快滚开!” 话犹未了,陈云二人已是同时出手,云瑚冷笑说道:“我知道你是谁,只可惜你不知道我是谁!”冷笑声中,闪电般已是点了这小太监的穴道。

     长孙兆是个武学高手,虽然骤出不意,却尚不至于像那小太监那样束手就擒,只听得啪的一声,他以反手阴掌迎上陈石星的骈指一戳,虎口隐隐发麻,正要大声呼叫,眼前白光一闪,陈石星的剑尖已是指着他的咽喉,用“传音入密”的功夫,把声音凝成一线,送进他的耳中:“你不认识我了吗,我是陈石星。

    你一出声我就杀你!” 长孙兆这一惊非同小可,果然不敢出声,陈石星剑尖倏的一指,登时也点了他的穴道。

     云瑚帮他把这两个人拖进假山洞里,陈石星笑道:“咱们又得换衣裳了。

    ” 云瑚已知他的心意,说道:“对,我扮作这小太监,你扮作长孙兆。

    ”当下背转身子,让陈石星剥下长孙兆和那小太监的衣裳。

     忽听得陈石星笑道:“哈,这可真是妙极了!我可找到一件宝贝了。

    ” 云瑚不觉回头一看,只见陈石星正在剥下那小太监的外衣,在他身上掏出一样物事,云瑚连忙转身去,问道:“什么宝贝?” 陈石星道:“比符坚城的那面腰牌还要有用的宝贝。

    ”云瑚立时醒悟,说道:“是圣旨么?” 陈石星道:“也可以说是圣旨,是盖有皇帝玉玺的放人出宫的手谕。

    ”原来朱见深这次召见长孙兆,是准备给他送行的。

    朱见深不敢签那和约,但却想要对长孙兆说几句好话,送他几件宝物,然后命这小太监送他出宫。

    他先把手谕写好,以免万一有甚意外(因为刺客尚未找到),他不能见长孙兆的话,长孙兆也可出去。

    朱见深也是不愿长孙兆久留宫中的。

     换好衣裳,陈石星施展改容易貌之术,虽然在匆忙之中,扮得不是很似。

    但想见过长孙兆的人不多,恃着有圣旨和腰牌,要出去大概并不困难。

    不过他心中还有一股怨气未曾发泄,刚一迈步,又缩回来。

     云瑚怔了怔,问道:“大哥,怎么你还不走?” 陈石星笑道:“咱们好歹也算受过皇帝的招待,不辞而行,有失礼貌。

    我想请这小太监给我们捎个信儿。

    ”说罢,撕下那小太监的一幅贴身绸衣,白绸如雪,正好在上面写字。

     云瑚说道:“布可代纸,但笔墨哪里去找。

    ” 陈石星道:“以指代笔,以血代墨!”剑尖轻轻一划,刺破长孙兆的指头,把他的鲜血挤了出来。

    长孙兆被点了哑穴,知觉未失!痛得他打颤,可叫不出声来。

    陈石星中指蘸血,在那幅白绸上写了十六个字。

     那十六个字是:“三月之期,请君谨记。

    背信弃义,天子不恕!” 云瑚拍掌笑道:“妙,妙,这恐怕是自有皇帝以来,皇帝从未看见过的一封‘奏折’的。

    朱见深那小子见了,怕不吓他一个半死!” 陈石星把那血书白绸,打了活结,套在小太监的脖子上,这才与云瑚离开山洞。

     云瑚说道:“咱们不可往西面走!” 陈石星瞿然一省,说道:“不错,符坚城教长孙兆从西直门出宫,咱们就反其道而行之,从东直门出宫吧。

    ” 把守东直门的十之七八是御林军,只有几个是符坚城属下的大内卫士。

     这几个卫士并非符坚城亲信,未有资格招待总管的贵客。

    不过他们是知道他们的总管大人有一个秘密邀请入宫的瓦剌贵人的。

     云瑚把那盖有玉玺的“手谕”一扬,叫守门的长官看个明白,喝道:“我奉圣旨送客,你赶快给我备马!”一般小太监说话乃是雌音,云瑚扮得惟妙惟肖,说话的神气,也活像一个气焰凌人的得宠太监。

    那守门的长官是御林军中一个“都尉”,官职不高也不低,皇帝身旁的小太监他当然不是全都认识的,验明玉玺无讹,哪里还敢起疑。

     但那几个大内卫士之中,却有一个见过长孙兆的。

    看看陈石星似乎有点不像,不禁有点起疑。

    不过,他并非作为陪客见过长孙兆的,而是作为总管府中听候差遣的卫士,站在远处,看过长孙兆一眼的,心里虽然有点起疑,却不敢断定陈石星乃是冒充。

     他大着胆子问道:“这位贵客可是符总管前天请来的客人么,不知总管大人是否已经知道……” 云瑚不待他把话说完,便即喝道:“放肆,你是什么东西,胆敢盘问客人的身份!” 那卫士尴尬之极,连忙哈腰说道:“小的不敢。

    小的只是替总管大人向贵客致意。

    ” 云瑚哼了一声,斥道:“用不着你拍马屁!” 陈石星则把那面腰牌拿出来,不声不响的在他面前一摔。

     云瑚跟着冷笑道:“是不是圣旨你们还信不过?好啦,好啦,你再睁开你的狗眼,验一验这面腰牌是否你们总管发出的吧?” 卫士连忙把腰牌拾了起来,双手交还陈石星,陪笑说道:“小的不是这个意思,小的不合多嘴,请贝子千万不要见怪。

    ” 那个守门的御林军都尉见了圣旨,又见了腰牌,哪里还敢拖延,早已挑了两匹健马牵来给他们了。

    陈云二人立即乘马出宫。

     他们一走,那卫士越想越是觉得有点古怪,忙对守门的长官说道:“周都尉,此事似乎有蹊跷!” “什么蹊跷?圣旨我知道是不会假的,难道那腰牌是假?” “圣旨和腰牌都不假,但只怕人是假的。

    ” “何以见得?” “那瓦剌贝子我曾见过一面,和刚才这人似乎不像。

    而且刚才也只是那小太监和咱们说话,客人可是自始至终没有说过半句!” 那都尉并不糊涂,只不过是给“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