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回情深岂易轻挥剑梦醒何堪一抚琴

关灯
他的名字的人。

    ”当下把冠山所遇,说了出来。

     杨虎符甚为惊异,说道:“冠山附近人家我都熟悉,可没有如你们所说的这一位高人。

    恐怕是外来的了。

    ” 葛南威说道:“要是外地来的朋友,他也该来此处为杨家庄主祝寿才是,否则他因何而来?” 杨虎符道:“两位太看得起我了,此人既然是位世外高人,我又怎敢当得起他来贺寿?不过无独有偶,刚才也有个人来这里打听你呢。

    ” 葛南威道:“是谁?” “葛兄,你是不是有位师叔名叫池梁的住在川西广元的?”杨虎符问道。

     葛南威道:“不错,但这位池师叔我是从未见过的。

    ” 杨虎符道:“他派了个姓谷的弟子来,希望你在下个月十五到广元去与同门相会。

    ” 葛南威道:“我本来想和陈兄多聚几天的,既有此事,我只好明天走了。

    ” 杨虎符说道:“好。

    你既然有事,我也不便强留。

    请代我向令师叔问候。

    ”陈石星说道:“葛兄明天是先到桂林吧?”自阳朔从陆路到桂林,大约一百二十里路,刚好是一天的路程。

    葛南威道:“不错,我打算和杜姑娘步行,顺便看看路上的风景,入黑时分,正好可到桂林。

    ” 陈石星道:“那么明天咱们正好同行。

    ” 杨虎符道:“怎么你也要走了?你不等雷大侠吗?” 陈石星道:“我那位舟子朋友丝毫没江湖经验,我有点放心不下。

    要是为了我的事情连累了他的,我心里难安。

    ” 一柱擎天沉吟半晌,说道:“你说得也对,谨慎一些是好的。

    那两个漏网的小鱼不足为虑,但要是那个不知来历的异人蓄意与你为难,我在桂林布置下的人手恐怕也是不能应付他的。

    ” 杨虎符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留你了,咱们在金刀寨主那儿再会吧。

    ” 一柱擎天想起一事,继续说道:“我的第一个徒弟名叫殷宇,他是认识你和葛世兄的,你们明晚到了桂林,可以在他家里住宿。

    还有你那位舟子朋友倘若以后碰上什么困难,都可以去找他。

    你这朋友很有侠义心肠,可算得是我道中人,要是他肯学武功,我也可以叫殷宇代我收他为徒的。

    ” 安排妥当,第二天一早,陈石星、云瑚、葛南威、杜素素四人向主人告辞,便即联袂同行。

     从阳朔到桂林,一路上名胜风景之地也是不少,不过他们要在日落之前赶到桂林,也只能跑马看花了。

     到了雁山,云瑚一见时候还早,问陈石星道:“还有多少路程?”陈石星道:“大概只有三十多里了。

    ”云瑚笑道:“听说雁山有红豆树,幼时读王维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不禁神往。

    可惜从来没见过红豆,不知它是什么样子的。

    ” 陈石星道:“原来你想见识见识这种别名相思豆的红豆,我记得在山麓就有一株老树,不知是否能够让你见到,那就得看你的运气了。

    ” 云瑚说道:“如今是早春二月,它不是春天开花结子吗?是否早了一点,尚未到花时?” 陈石星道:“它是三年开花结实一次的。

    我也记不得它是否应该今年开花了。

    不过此时却正是花时,也不妨去撞撞运气。

    好在咱们走得快,在这里耽搁了一些时候,也还可以在天黑之前赶到桂林。

    ” 他们一面走,一面说,不知不觉已是来到雁山山麓。

    陈石星大喜说道:“咱们的运气倒还不错。

    红豆相思,我也相思红豆,如今是可慰相思了。

    ”只见那棵红豆树高约三丈,大可合围,枝叶茂密。

    花如乳白,大小如茉莉花,远远望去,就如一树堆银。

     葛南威叹道:“红豆树的花雅淡青幽,不带一丝俗气。

    倘说莲花是花中君子,它应该称为花中逸士了。

    ” 杜素素道:“红豆树的花雪白如银,红豆子的色泽则恰恰和花相反,光泽赭红有如宝石。

    花和实都是赏玩的佳品,在别种树上,恐怕是少见的。

    ”一时兴起,用梅花针打下两颗红豆来,笑道:“葛大哥,我和你每人拾起一颗,但愿彼此相思毋忘。

    云姑娘,你也送一颗给陈大哥吧。

    ”边说边把两枝梅花针递给云瑚,云瑚面上一红,但还是照她的话做了。

     虽说一路上云瑚对他情意绵绵,甚至也曾在言语之中向他透露过心中的情意,但也还是相当含蓄的。

    像这样明白的表示,以前还未有过。

     陈石星从她手中接过红豆,心里甜丝丝的,不知说些什么话好,只是用感激的眼光看着云瑚。

    云瑚满面通红,低下了头。

     正待要走的时候,忽然下起雨来,他们没带雨伞,只好躲在红豆树下避雨。

    葛南威道:“真是天有不测之风云,片刻之前,还是阳光遍地,好端端的忽然下起雨。

    ” 陈石星叹口气道:“天有不测之风云,人的际遇恐怕也是这样。

    ” 杜素素笑道:“陈大哥,你怎么啦?好端端的却忽然会有这些莫名其妙的感触。

    当真就像这莫名其妙的天气一样。

    其实你此刻应该是满怀欢喜才对。

    ”她本来还想取笑陈石星的,但是云瑚向她瞪了一眼,只好一缩舌头,不再说了。

     这场雨下了足足一个时辰,雨后道路泥泞,走到城中,已是天黑时分了。

     陈石星道:“我本来应该陪你到殷家的,但怕时候太晚,找我的朋友不方便。

    请你代我向殷宇说一声吧。

    ” 葛南威道:“我会替你交代清楚的了。

    不过,你不要吃晚饭吗?咱们一同小饮几杯再分手吧。

    ” 陈石星的肚子也相当饿了,一想与其去麻烦小柱子,不如吃了再去。

    何况葛南威盛意拳拳,他也不想扫他的兴,便道:“好,明天我是不能给你们送行了,那就让我做个小小的东道,今晚给你们饯行吧。

    你想吃点什么?桂林很有一些别的地方吃不到的东西,我请你们吃一顿地道的桂林菜好不好?” 云瑚笑道:“我知道在你的家乡,你点菜当然是最在行了。

    不过我得声明在先,我可不吃指天椒。

    ” 葛南威道:“为了不想耽搁你太多时间,咱们去小食店好不好?我只想吃一样东西。

    ” 陈石星道:“什么东西?” 葛南威道:“马肉米粉。

    ” 陈石星微笑道:“你倒很在行呢,桂林的马肉米粉别有风味,在别的地方恐怕是吃不到的。

    榕荫路有一家老店最好,我带你去。

    不过你可别嫌那个铺子气派太过寒酸简陋。

    ” 那间铺子果然又小又脏,四面墙壁都给烧熏得漆黑。

    杜素素出身富家,很不习惯,只好捏着鼻子坐下。

     伙计看见客人来到,也不招呼,赶紧就切马肉。

    云瑚悄悄问道:“你怎么不吩咐他们要来几碗?” 陈石星道:“用不着吩咐的。

    而且来吃马肉米粉的人,谁也不能准确知道要吃多少碗才够饱的。

    ” 云瑚奇道:“自己的食量都不知道的吗?”陈石星道:“我说的是准确二字。

    食量大的人可以吃到三十碗四十碗,食量小的人也要吃十多二十碗。

    多吃少吃几碗,那是不算什么一回事的。

    ” 云瑚道:“什么,可以吃得了三十碗四十碗的吗?那是什么碗?” 陈石星道:“他端来你就知道了。

    ”说话之时,伙计已是把马肉米粉端来了。

     只见那盛米粉的碗只有茶杯大小,碗中的米粉也与他们习见的米粉不同。

    (一般米粉是扁平的长条,桂林米粉则是圆形的长条。

    )云瑚笑道:“原来是一口可以吃掉一碗的,怪不得食量大的人可以吃三四十碗了。

    ”杜素素说道:“这米粉也很秀气。

    ”吃了一口,只觉马肉甘香,米粉韧滑,汤水鲜甜,果然十分可口。

    她本来是捏着鼻子的,此时也吃得眉开眼笑了。

     吃马肉米粉的规矩,客人不叫停止,伙计就川流不息的送上来,陈石星要了一壶三花酒,和葛南威对饮。

    不多一会,他们桌子上的空碗,已是叠得像小山一样。

     云瑚道:“奇怪,越吃到后来,好像越好吃。

    ” 陈石星道:“这也是吃马肉米粉的规矩,最初几碗给你吃的是普通的马肉,大概要吃了五碗之后,才吃到上肉,待吃到内脏之时,那才更好吃呢。

    ” 邻桌两个食客也在谈论:“你知不知道为什么这间店子的马肉米粉最好吃?” “想必是他们的师傅比别的店子高明。

    ”“这是原因之一。

    ”“还有呢?”“别的铺子用的是老得没牙齿的老马或病马,这家铺子可是挑选六七岁左右的马来杀的。

    这种年龄的马匹最好吃。

    ”“原来如此。

    ”那个老食客说得高兴,接着说道:“告诉你一个故事,有一年有个外地来投送公文的小军官病倒在客店里,只好把他的坐骑卖了来付房租饭钱,他的马是匹千里马,不料这间店子的买手买了来杀了做马肉米粉。

    ” 送马肉米粉来的伙计听他说起这个伙计,连忙分辩:“我们没有把它杀掉,正要杀它的时候,有个识得相马的人出三倍价钱将它买去了。

    ” 那老食客道:“我知道这个结果,我是逗逗我这个朋友,让他着急。

    他最喜欢好马。

    ”“那他又吃马肉?”他那朋友笑道:“不是千里马,吃又何妨?嗯,这个故事,倒有点像隋唐演义中秦琼卖马的故事,幸好不是杀掉,否则就比秦琼卖马的故事还悲惨了。

    ”陈石星听得出神,停下筷子。

    云瑚道:“你怎么不吃了?我都还可以再吃呢。

    ”陈石星道:“我吃不下了。

    ” 叫伙计来算账,四个人足足吃了九十八碗之多,陈石星笑道:“还差两碗才够一百碗,咱们的食量只能算是普普通通。

    ”葛南威也知道他在挂虑什么,走出店门,在他耳边悄悄地说道:“你们的坐骑绝不会给人送到马肉米粉的铺子吃掉的,最多是给人偷了去。

    ”这可正是陈石星所担心的事情。

     陈石星和云瑚走出东门,抬头一看,明月已近中天,陈石星吃了一惊,说道:“吃这顿马肉米粉原来也花了这许多时候,此刻恐怕是将近三更了。

    ” 云瑚说道:“谁叫你和葛南威喝酒,喝得那么兴高采烈。

    我想拦阻你,又怕扫你的兴。

    不过,不耽搁也耽搁了,那也不必去管他啦。

    大不了把小柱子吵醒,料想他也不会怪你的。

    ” 两人并肩走过花桥,长桥卧波,月色朦胧之下的花桥,显得更加幽美。

    陈石星虽是心中烦乱,但与心爱的人步过花桥,也是不知不觉陶醉在这夜色之中了。

     虽然忙着赶路,也免不了找些话说,陈石星忽地想起日间之事,低声说道:“瑚珠,多谢你送我的红豆。

    但不知怎的,我可觉得有点不祥之兆。

    ”云瑚道:“是为的什么?” 陈石星道:“红豆相思,分开两地,才会相思。

    要是咱们长在一起,永不分离,那就用不着两地相思了。

    ” 云瑚面上一红,说道:“如今咱们都已经是没有亲人的人,只能是咱们两人相依为命。

    有什么事情能令咱们分开?” 陈石星道:“天有不测之风云,世上的事情又怎能预料?” 云瑚嗔道:“早知你有这个想法,我就不把红豆送给你了。

    ” 到了七星岩,小柱子的家在七星岩后面,还要走一段山路。

    就在此时,忽地听得山坡上传来人声。

    陈石星拉了一拉云瑚的手,示意叫她停下,云瑚怔了一怔,随即亦发觉上面有人了。

     随风吹进他们的耳朵的,竟然是两个他们所熟悉的人的声音。

    一个是尚宝山,一个是潘力宏。

     只听得潘力宏说道:“真真倒楣,想不到竟是偷鸡不着蚀把米。

    那两个家伙不知是什么来历?” 尚宝山道:“胜负兵家常事,偶然失手一次,算不了什么,好在咱们已经知道陈石星这小子藏身之所,明天他大概会从阳朔回来了,只要他不是和一柱擎天一道,咱们还可以算计他。

    ”潘力宏道:“就怕那两个人是他的同党,咱们暗中窥伺他,那两个人也在暗中窥伺咱们。

    ”尚宝山道:“我看不似,那两个人要是他的朋友,怎会和咱们干同样的事情?” 陈石星听到这里,哪里还有耐性再听下去?一跃而出,登时施展八步赶蝉的功夫,奔上山坡,喝道:“用不着你们等待明天,你们要怎样算计我,现在就来吧!” 话犹未了,他的宝剑已是出鞘,连人带剑,化作一道长虹,疾卷过去,“当”的一声,和尚宝山的铁琵琶碰个正着。

     尚宝山是铁琵琶门的唯一传人,武功非同泛泛,霎那之间,和陈石星过了三招,谁也没有吃亏。

    云瑚起步稍迟,还没赶到。

     尚宝山把陈石星逼退两步,叫声:“扯呼!”一按琵琶,叮叮两声,向正在赶来的云瑚发出两枚透骨钉。

    陈石星知道他这暗器的厉害,生怕云瑚抵挡不了,连忙回身,发出两枚钱镖,把他的透骨钉中途打落。

     尚潘二人曾经领教过陈石星与云瑚双剑合璧的厉害,一见云瑚赶到,哪里还敢来恋战?趁这个机会,连忙拔脚飞奔。

    陈石星担心小柱子家中出了事,自是不敢去追。

     云瑚说道:“听他们刚才所说,他们自是跑来这里干见不得人的勾当的。

    但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