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给圣人送礼

关灯
码头鱼市的事情,甚至都传到了圣人面前。

     圣人桌上摆了一张图,图上画的一个穿着写着一个“货”字衣服的小孩,怀里正抱着一条大鱼,笑得一脸的明媚。

     画师的技术很好,将意境完全表达了出来,光是一看这画,就能感觉到其中的欢快气氛。

     “莫少珩主动降低了鱼价,今日凉京百姓买鱼者众。

    ” “听说,莫少珩会将鱼市持续下去,也就是说我凉京百姓以后的生活愈发的丰富了。

    ” 圣人“恩”了一声,“这小货郎今日倒是开心。

    ” 此时,乌衣巷,员工食堂。

     豆子和罗招娣正自告奋勇地帮着杀鱼。

     豆子两只手将鱼按在地上,“招娣哥,趁它没有挣扎了,我们快点杀了它,好做红烧鱼。

    ” 罗招娣比划了好久,“可是我以前没杀过鱼。

    ” 两人:“……” 结果两人因为帮倒忙,被赶出了厨房,垂头丧气地来到大厅,和一群小货郎乖乖巧巧地等着吃饭。

     今日的晚餐,就是一碗米饭,一碗红烧鱼,还有个菜汤。

     等烧好的红烧鱼端上来后,那入口即化的口感,那鱼肉独特的味道,立刻征服了一群人。

     一群小货郎吃得特别认真,慢慢地理着鱼刺,跟一群小豚鼠一样。

     鲜鱼,哪怕降价了一些,普通百姓都舍不得买。

     像这样一人好大一碗,这群小货郎,简直幸福到了极点。

     “真好吃。

    ” “红烧鱼太入味了。

    ” “我觉得我们员工食堂的大叔,比别人饭馆的大厨还厉害。

    ” 一夜冬带雨。

     莫少珩现在的事情,除了每天细心种植子母树,其实都是药童在照顾,莫少珩也就每天看一次。

     子母树的成长实在太快了,基本肉眼可见的每天都在拔高一点。

     然后就是说服圣人和百官,修订北凉律。

     进展得还算顺利。

     还有一件事,莫少珩用城外的槐树花做的香皂,售卖得太好了。

     香皂洗脸洗手,不仅洗得干干净净,还能留下淡淡的槐花香。

     当香皂上架的时候,就直接深受百姓的喜爱。

     更是吸引了大量的诸国商人,前来下单。

     这东西稀奇,又好运输保存,优点太多了,自然成了诸国商人心仪的商品。

     莫少珩想了想,香皂的技术是自己的,但那城外的槐树林是凉京百姓种下的。

     莫少珩现在仗着身份在使用,也没人敢说什么。

     但长此以往,总也不能心安理得。

     想了想,做了一个决定,将卖香皂一半的利润用来支持义务教育。

     也就是说,莫少珩准备成立一个助学基金,为那些实在读书困难的人家,免费提供课本。

     因为朝廷已经免了学费,现在又免了一部分人的课本费用的话,这一部分人相当于真正的全免了。

     消息一出的时候,可是轰动了好久。

     “听说,是因为莫少珩的香皂使用了城外的槐树花,所以拿出卖香皂的一半的利益来促成此事。

    ” “没想到,我们早年在城外种植的槐树,居然还能为我北凉做这等好事。

    ” “可不是,我每年都要去种一棵槐树呢,明年我种两棵。

    ” “也亏得是莫少珩。

    ” 朝廷上也是震惊莫名。

     这等壮举,属实难得。

     什么使用了城外的槐花,换作其他人,占了这等便宜,怕是只会闷声话都不说一句。

     莫少珩此举的好处,连他自己都没有预料到。

     因为……关于修订律法的提议,阻碍的人竟然少了。

     “或许……莫少珩说的法制社会,是在为天下先。

    ” “其实修订律法也就费事了一些,若真是修改得不合理,也不可能通过的。

    ” 一时间,竟然不少人都松了口。

     莫少珩当时也愣了好半响,深深地鞠了一躬。

     其实修律法哪里有他们说的那么简单,他们不过是找了一个借口,给自己一个台阶下。

     是日,开春之际,北凉准备重修北凉律。

     由北凉少师,传学博士莫少珩,以及三公,还有几位律法博士主导。

     等莫少珩走出金殿的时候,就觉得外面的阳光都明媚了不少。

     北凉律他也看过。

     其中很多条款,要求百姓做得跟圣贤一样。

     虽然出发点可能是好的,但不现实也不太可能。

     律法不应该是要求百姓做到什么道德的标杆,而是规定一个底线。

     这个底线就是一条红线,明确的犯罪的红线,触之必罚。

     还有一些条款太过严苛了,也需要适当修缮。

     这可不是一个小工程,每一条每一款都需要仔细斟酌才行。

     走出皇宫,结果一群学生手里拿着纸和笔,直接围了过来。

     “这里是三街战报的记者,请问你对这次修订北凉律有什么看法?” 莫少珩:“……” 还真是……一本正经。

     若仅仅是一些学生胡闹,莫少珩也不会理他们。

     但,现场居然还围了很多百姓。

     百姓对修订律法还是有些心慌的。

     正竖起耳朵,想要听一点风声。

     莫少珩想了想,是得给百姓一个交代,免得人心浮动。

     也正好借三街战报,来传递一下这次为何要修北凉律的初衷。

     莫少珩想了想,道,“之所以修订宪法,是因为……” “希望这个世界能对善良的人温柔以待。

    ” “并真正的做到,惩奸除恶。

    ” 莫少珩以此为论点讲解了起来。

     什么是律,什么是法,为什么百姓才是最需要律法的。

     律法应该是普通百姓,捍卫自己权益的最好也是最有力的工具。

     若是循规守纪的百姓,最期盼的应该也是律法的完善。

     “一个法制的社会,才能让百姓得到公平的对待,才能幸福安康,踏踏实实毫无顾忌地认真生活……” 一群学生认真记了起来。

     百姓也认真的听着。

     从一开始的迷茫,到后来眼睛放出了光明。

     真的有这样的世界吗? 比起朝廷上拥有特权的贵族,其实更能感同身受,感觉到莫少珩说的律法的好处的,反而就是这些百姓。

     慢慢的,除了百姓,又有一些走出来的官员,也在顿足聆听。

     莫少珩这一讲,没想到竟然讲到了傍晚。

     抬头一看,也被听讲的人数吓到了。

     拱了拱手,这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