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关灯
    盏盏和海澜在暗里使劲,两人在拔河,文筠说,我可当不了裁判啊,我还没去考资格认证呢,等我考好了,你们认真较量。

     枯黄色 如果李海涵知道两个女人为了他等事情尘埃落定。

    他是事件的制造者,就一定是事件的执行者。

    每件成功的辉煌,不是光坐在观景台上眺望就可以,而是他跟后台制作人一起忙活。

    在中国的制度里,政治决定商机,他是一个有着政治生命而又从事商业工作的人。

    他执行着命令,又发布着条款。

    他比父亲李大山优秀。

    李大山从小就把他拿“头儿”来培养,一个小有成就的商人最明白仕途的魄力。

    他把他的精明倾囊传授给儿子,他觉得李海涵有这种气魄。

    这种气魄不是培养的,是儿子天生的。

    大山的儿子没有理由成为土丘的基因。

    上天先给了这么好的基础,他如果不充分开发利用,那他不是大傻吗?他从不做赔本的生意。

    他的精明让他过早谢了顶,前些年买了顶假发戴着,后来看了电视受到启发,觉得自己可以免费给自己的买卖打广告,这就是一种不用贴钱的商标。

     海澜最鄙视这一点。

    她对父亲哥哥向来看心情。

    心情好,对他们和颜悦色,但他们也要有求必应。

    心情不好,可以一整天不说话,仿佛面对没有干系的一干人等。

    谁如果这时看错了火候,准会挨一顿呲牙咧嘴的批。

    李大山放任海澜,他在等一个时机,嫁女儿也是精美蓝图的一部分。

    缺少了海澜,他雄壮的计划就会的一个缺口,他的钱袋子就会漏钱。

     海涵迁就海澜,只是因为她是自己的妹妹,妹妹抠点零花钱,是天经地义的,不可责备。

    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一个做什么都那么率性而为不顾后果而又挑不出具体错误的丫头----李海澜。

    李海澜不算娇气,也不狂妄。

    遇上街上那些讨饭的,她一律视而不见。

    橱窗里的时尚她也喜欢,但她不买。

    几年深居离索的生活,没有实际的工作,没有象征性地收入,她将生活支出控制在极小的范围内。

    她控制得很好。

    因为她喜欢坐着。

     父亲和哥哥的冷漠,让她无意也无形地花他们的钱,却不买他们的帐。

    她心安理得。

    觉得这根本算不得什么,与其让它们发霉变臭还不花掉。

    因此她也从未觉得自己寄生虫的生活就是盏盏所说的堕落的感觉。

    哥哥很早离开父亲打天下,因为他负担着父亲的尊严,父亲设计描绘的精美王国的建筑。

    她离不开父亲,她需要在心理上鄙视父亲,生活上却依靠他,榨着他的血汗。

    她并未感到羞耻。

    谁让父亲生了她。

    她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家。

    她希望挑起一场战争,越惨烈越好,她要让她恨的人知道多年来她心里的积恨有多深,她的创伤,包括她被剥夺了的爱。

    她尤其恨海涵。

    她希望同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