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关灯
小
中
大
膀,说:“谢谢了,上山吧!”
窝儿山的茶叶,现在已经连片长了起来。
顺坡而下,全是绿色的茶园。
管理显然很到位,茶叶发棵情况也良好。
杜光辉连着走了几片茶园,问高玉:“明年春茶,像现在这样的长势,亩产能达多少啊?” “一百多斤活草,制成干茶,也有三四十斤吧。
按每斤一百计算,三四千块钱。
”高玉算着。
杜光辉道:“那这八百多亩,产值就可以达到两三百万哪!好,不错。
看来山区发展茶叶是对的。
” 程书记说:“明年整个乡都将以茶叶发展为重点了。
马上过了年,我们将在窝儿山开一个现场会,争取两到三年,全乡的茶叶面积达到两万亩。
农民人均增收一千元。
” “这个想法好。
山区经济发展就要立足山区特色。
我觉得……高主任哪,下一步招商办可以将茶叶招商作为重点。
招销售商,招深加工商。
打好‘兰花香’这个品牌,不愁山区经济搞不上来。
”杜光辉沿着茶垄走了一段,高玉说:“杜书记这么一说,倒是给我们招商提了条思路。
桐山的招商,还是得立足桐山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人啊!” 中午,杜光辉特意喝了点酒。
黄大壮说:“明年春茶一上市,我就第一个将茶送到县委会去。
然后,我要把它们搞到省城,搞到上海,甚至北京。
我已经同一些老客户联系了,它们都愿意。
我还想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杜书记,您看这行吗?” “当然行!就叫兰花香茶叶开发销售公司吧。
” 高玉道:“这名字好,就叫这个!” 下午,杜光辉刚慰问过几个贫困户,天突然阴了下来,接着,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雨势凶猛,不一会儿,平地就“哗哗”流水了。
黄大壮说:“这雨,看来是替窝儿山老百姓留杜书记的啊。
这么大的雨,是下不了山的。
干脆就……” 高玉也焦急,她知道山里的雨稍一下大,山洪就有可能暴发,这个时候要是下山,是很危险的。
杜光辉问程书记,程书记说:“只好留在窝儿山了。
这雨看来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干脆,杜书记,就在这山上住一宿吧?” “这么多人,能住下吗?”高玉问黄大壮。
“能,我们炒茶的时候,有时住百十号人呢。
”黄大壮道。
一直到黄昏,雨不仅没有停,反而更大了。
杜光辉他们只好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吃了晚饭,大家烧了火盆,围着聊天。
程书记就问道:“杜书记,上次民主推荐我们乡里参加会议的两票都推荐了你。
而且,我知道还有不少。
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出来没有?原来说年底开人代会的,看来是要推迟了吧?” “人代会是推迟了。
到三月。
这里面有市里的原因。
但是跟我的事没有关系。
”杜光辉拨弄了一下炭火,炭火一下子更旺了。
他的脸,被炭火照得通红。
“也不能说没关系。
只是我们桐山太穷了,又偏远。
不然杜书记留在这儿,也是不错的。
”高玉道。
杜光辉说:“这是组织上的事。
不过,市里征求我的意见,我已经明确表态,我不会去争这个县长的位子的。
” “那真让那个岳……”高玉说了一半,卡住了。
程书记道:“市里还没最后定吧?反正现在我们民主推荐也只是个形式。
” “话不能这么说。
老程,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嘛!” 炭火越来越旺,屋里更暖和了。
黄大壮将茶壶放在火上,不一会儿,壶里的水就“■■”直响。
程书记说:“这山里的水,泡窝儿山的茶,才能泡出十足的味道来。
古人有句话:‘窝儿山上茶,清溪河里水。
’就是指的这个。
” “所谓一方水土啊!”杜光辉叹道。
程书记点点头,又回过话题说:“民主推荐前,除了杜书记,我的手机上至少收到五个领导的信息。
其中就有岳县长,还有立志书记的。
不过,立志书记不是让大家推荐他自己,而是要大家推荐你杜书记。
有意思吧?哈哈。
” “推荐我?立志书记?”杜光辉愣了下,问道。
“是啊,你看看。
”程书记把手机拿出来,翻出短信,“我一直保留着。
这是立志书记的。
” 杜光辉凑上一看,时立志书记的短信上写着:下午民推,请推光辉书记。
谢谢! 这是?时立志怎么会发这样的短信?杜光辉皱着眉,问程书记,“这立志书记的短信,是不是就发了你一个?”程书记道:“哪能?就我知道的,可能大部分参会的同志都收到了。
至少有四五十人吧。
” “啊……”杜光辉看了眼高玉。
高玉正将刚装满水的壶,放到铁支架上。
放好后,捋了捋头发,道:“我们推荐了杜书记,可是杜书记不领情啊。
是吧,程书记?” “就是,这可寒了一大批干部的心哪!” 杜光辉听着,只是笑笑。
程书记的话,半真半假。
不过,后来的推荐结果,却说明了大部分人是推荐了杜光辉的。
但是,杜光辉看着炭火,心里却在想:时立志书记为什么要出面来给干部们发短信呢?而且,在短信上,不是让干部们推荐他时立志,却偏偏来推荐杜光辉呢? 时立志这个人,杜光辉接触得并不多。
他是纪委书记,办公虽然在一个大院子里,可是彼此很少走动。
一来因为工作上接触本身就少,二来杜光辉是个挂职干部,自身就不太喜欢交际。
跟时立志见面,只有三种情况:一是上下班时正好碰见,点点头,或者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二是开会时见到,无非也就问问好;三就是在个别饭局上相遇。
时立志话不多,脸色似乎总是绷着的,就这形象,倒还真像个纪检干部。
杜光辉跟他接触最密切的那一段时间,正是矿难发生之后。
县纪委参与了矿难的调查。
时立志对矿难的处理,就杜光辉的印象,自始至终都没听到他的具体意见。
总体上看,杜光辉觉得这个人存在着有些像个影子。
当然,这仅仅只是杜光辉的想法。
也许在其他人眼里,时立志完全不是这个形象了。
高玉见杜光辉呆着,就道:“杜书记在……” “我在想时立志时书记,我一直对他不太了解。
” “时书记吧?你不了解就对了。
”程书记道,“他一直在桐山,可是桐山没有多少干部真正了解他。
这个人城府深,探不到底。
上一轮常委换届,他当时是人大办公室的主任,谁都不会想到他要进入班子。
结果出了怪了,他不仅仅成了县委委员,还高票成了县委常委。
后来又成了纪委书记。
那一次选举,我和高乡长都还不在现在的位置上,所以也没能参加党代会,但就我们所知,他在会前也是忙上忙下,推荐了其他的同志。
结果,被他推荐的人没上,他自己倒上了。
这个人,内心里城府深哪!” “领导是要严肃,可是,我就很少看到像时书记这样的领导。
”高玉说,“基本上不让人接近。
” 杜光辉这下有些明白了,时立志玩这个把戏,不是第一次了。
他玩得巧妙,在一个下派挂职的干部身上,做起了文章。
了得啊!了得! 虽然心里想着,杜光辉嘴上却没说。
雨声,不断地传到屋里来。
高玉看看表,十点多了,就提议大家休息:“这山里的夜冷,杜书记,多盖点被子。
” 杜光辉“嗯”了声,程书记在边上打趣道:“我们高乡长也知道关心人了,哈哈!” 一夜无梦。
雨声中,杜光辉竟然像平原上的庄稼一般,憨厚地睡了一大觉。
他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就睡得那么踏实呢?平时他可是经常失眠的。
而这一夜,他沉得像一片土地,安静得像一棵茶树…… 天一亮,雨就停了。
太阳从东山上踮着脚尖,望着窝儿山。
炊烟和人声,慢慢地开始笼罩。
乡村的气息,挂到被雨水冲涮得更加清亮的山野之上了。
回县城的路上,高玉突然问杜光辉:“杜书记,时书记那么推荐你,或许是另有企图吧?是不是为了岳……” “这个……不太清楚。
也不能猜测。
”杜光辉道,“反正他是打了招呼了。
至于动机是什么,没有必要再去追究。
何况我也不想……” “不过,杜书记,我觉得你还是太……县级工作的复杂,我觉得杜书记还是太理想化了。
” “是吗?我就是个理想主义者嘛!” 全县的慰问结束后,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
再过三天,就是农历的除夕。
杜光辉前两天回了一趟省城,黄丽回来了,一个人,但是她并没有回家。
朱少山的家也在省城,春节期间,他在家里过。
黄丽就在宾馆里住。
黄丽要接凡凡过去。
凡凡却不愿意。
黄丽只好找杜光辉,请他做孩子的工作。
杜光辉接了电话也很生气,但是想想黄丽毕竟还是孩子的妈妈。
再怎么着,血肉亲情还是在的。
虽然法律上,他们已经不再是夫妻了,然而,曾经的岁月和过去的情感,也不可能彻底地消失了。
他想找凡凡好好地谈一回。
可是刚一开口,就被凡凡给堵回来了。
凡凡说:“爸爸,我知道你要跟我谈什么。
这有必要谈吗?妈妈如果回家,我可以。
但是,让我到……爸爸,我能愿意吗?” “那……爸爸尊重你。
不过,妈妈既然想见你,就让她……” “我不是说不愿意见她。
”凡凡泪水下来了。
杜光辉递了张纸巾,叹了口气,打电话给黄丽,说:“让孩子过去住,是不太可能的,也不现实。
你得替孩子想想。
这样吧,真要见,你请他出去吃饭吧。
” 黄丽想想也就同意了。
正好赶上过年,钱平也得回家。
杜光辉到县里来,就有意识地给黄丽他们创造了一个空间。
白天,黄丽回家陪凡凡。
晚上再回宾馆。
腊月二十七,县里召开党政联席会。
这是年年都有的一次会议,重点是研究明年的三干会和上一年度的各项考核奖励。
会议开始前,岳
顺坡而下,全是绿色的茶园。
管理显然很到位,茶叶发棵情况也良好。
杜光辉连着走了几片茶园,问高玉:“明年春茶,像现在这样的长势,亩产能达多少啊?” “一百多斤活草,制成干茶,也有三四十斤吧。
按每斤一百计算,三四千块钱。
”高玉算着。
杜光辉道:“那这八百多亩,产值就可以达到两三百万哪!好,不错。
看来山区发展茶叶是对的。
” 程书记说:“明年整个乡都将以茶叶发展为重点了。
马上过了年,我们将在窝儿山开一个现场会,争取两到三年,全乡的茶叶面积达到两万亩。
农民人均增收一千元。
” “这个想法好。
山区经济发展就要立足山区特色。
我觉得……高主任哪,下一步招商办可以将茶叶招商作为重点。
招销售商,招深加工商。
打好‘兰花香’这个品牌,不愁山区经济搞不上来。
”杜光辉沿着茶垄走了一段,高玉说:“杜书记这么一说,倒是给我们招商提了条思路。
桐山的招商,还是得立足桐山的特色,这样才能吸引人啊!” 中午,杜光辉特意喝了点酒。
黄大壮说:“明年春茶一上市,我就第一个将茶送到县委会去。
然后,我要把它们搞到省城,搞到上海,甚至北京。
我已经同一些老客户联系了,它们都愿意。
我还想成立一个茶叶销售公司,杜书记,您看这行吗?” “当然行!就叫兰花香茶叶开发销售公司吧。
” 高玉道:“这名字好,就叫这个!” 下午,杜光辉刚慰问过几个贫困户,天突然阴了下来,接着,就开始下起了大雨。
雨势凶猛,不一会儿,平地就“哗哗”流水了。
黄大壮说:“这雨,看来是替窝儿山老百姓留杜书记的啊。
这么大的雨,是下不了山的。
干脆就……” 高玉也焦急,她知道山里的雨稍一下大,山洪就有可能暴发,这个时候要是下山,是很危险的。
杜光辉问程书记,程书记说:“只好留在窝儿山了。
这雨看来一时半会儿也停不下来。
干脆,杜书记,就在这山上住一宿吧?” “这么多人,能住下吗?”高玉问黄大壮。
“能,我们炒茶的时候,有时住百十号人呢。
”黄大壮道。
一直到黄昏,雨不仅没有停,反而更大了。
杜光辉他们只好打消了回去的念头,吃了晚饭,大家烧了火盆,围着聊天。
程书记就问道:“杜书记,上次民主推荐我们乡里参加会议的两票都推荐了你。
而且,我知道还有不少。
不知道最后的结果出来没有?原来说年底开人代会的,看来是要推迟了吧?” “人代会是推迟了。
到三月。
这里面有市里的原因。
但是跟我的事没有关系。
”杜光辉拨弄了一下炭火,炭火一下子更旺了。
他的脸,被炭火照得通红。
“也不能说没关系。
只是我们桐山太穷了,又偏远。
不然杜书记留在这儿,也是不错的。
”高玉道。
杜光辉说:“这是组织上的事。
不过,市里征求我的意见,我已经明确表态,我不会去争这个县长的位子的。
” “那真让那个岳……”高玉说了一半,卡住了。
程书记道:“市里还没最后定吧?反正现在我们民主推荐也只是个形式。
” “话不能这么说。
老程,民主与集中相结合嘛!” 炭火越来越旺,屋里更暖和了。
黄大壮将茶壶放在火上,不一会儿,壶里的水就“■■”直响。
程书记说:“这山里的水,泡窝儿山的茶,才能泡出十足的味道来。
古人有句话:‘窝儿山上茶,清溪河里水。
’就是指的这个。
” “所谓一方水土啊!”杜光辉叹道。
程书记点点头,又回过话题说:“民主推荐前,除了杜书记,我的手机上至少收到五个领导的信息。
其中就有岳县长,还有立志书记的。
不过,立志书记不是让大家推荐他自己,而是要大家推荐你杜书记。
有意思吧?哈哈。
” “推荐我?立志书记?”杜光辉愣了下,问道。
“是啊,你看看。
”程书记把手机拿出来,翻出短信,“我一直保留着。
这是立志书记的。
” 杜光辉凑上一看,时立志书记的短信上写着:下午民推,请推光辉书记。
谢谢! 这是?时立志怎么会发这样的短信?杜光辉皱着眉,问程书记,“这立志书记的短信,是不是就发了你一个?”程书记道:“哪能?就我知道的,可能大部分参会的同志都收到了。
至少有四五十人吧。
” “啊……”杜光辉看了眼高玉。
高玉正将刚装满水的壶,放到铁支架上。
放好后,捋了捋头发,道:“我们推荐了杜书记,可是杜书记不领情啊。
是吧,程书记?” “就是,这可寒了一大批干部的心哪!” 杜光辉听着,只是笑笑。
程书记的话,半真半假。
不过,后来的推荐结果,却说明了大部分人是推荐了杜光辉的。
但是,杜光辉看着炭火,心里却在想:时立志书记为什么要出面来给干部们发短信呢?而且,在短信上,不是让干部们推荐他时立志,却偏偏来推荐杜光辉呢? 时立志这个人,杜光辉接触得并不多。
他是纪委书记,办公虽然在一个大院子里,可是彼此很少走动。
一来因为工作上接触本身就少,二来杜光辉是个挂职干部,自身就不太喜欢交际。
跟时立志见面,只有三种情况:一是上下班时正好碰见,点点头,或者说上几句不痛不痒的话;二是开会时见到,无非也就问问好;三就是在个别饭局上相遇。
时立志话不多,脸色似乎总是绷着的,就这形象,倒还真像个纪检干部。
杜光辉跟他接触最密切的那一段时间,正是矿难发生之后。
县纪委参与了矿难的调查。
时立志对矿难的处理,就杜光辉的印象,自始至终都没听到他的具体意见。
总体上看,杜光辉觉得这个人存在着有些像个影子。
当然,这仅仅只是杜光辉的想法。
也许在其他人眼里,时立志完全不是这个形象了。
高玉见杜光辉呆着,就道:“杜书记在……” “我在想时立志时书记,我一直对他不太了解。
” “时书记吧?你不了解就对了。
”程书记道,“他一直在桐山,可是桐山没有多少干部真正了解他。
这个人城府深,探不到底。
上一轮常委换届,他当时是人大办公室的主任,谁都不会想到他要进入班子。
结果出了怪了,他不仅仅成了县委委员,还高票成了县委常委。
后来又成了纪委书记。
那一次选举,我和高乡长都还不在现在的位置上,所以也没能参加党代会,但就我们所知,他在会前也是忙上忙下,推荐了其他的同志。
结果,被他推荐的人没上,他自己倒上了。
这个人,内心里城府深哪!” “领导是要严肃,可是,我就很少看到像时书记这样的领导。
”高玉说,“基本上不让人接近。
” 杜光辉这下有些明白了,时立志玩这个把戏,不是第一次了。
他玩得巧妙,在一个下派挂职的干部身上,做起了文章。
了得啊!了得! 虽然心里想着,杜光辉嘴上却没说。
雨声,不断地传到屋里来。
高玉看看表,十点多了,就提议大家休息:“这山里的夜冷,杜书记,多盖点被子。
” 杜光辉“嗯”了声,程书记在边上打趣道:“我们高乡长也知道关心人了,哈哈!” 一夜无梦。
雨声中,杜光辉竟然像平原上的庄稼一般,憨厚地睡了一大觉。
他自己也觉得奇怪,怎么就睡得那么踏实呢?平时他可是经常失眠的。
而这一夜,他沉得像一片土地,安静得像一棵茶树…… 天一亮,雨就停了。
太阳从东山上踮着脚尖,望着窝儿山。
炊烟和人声,慢慢地开始笼罩。
乡村的气息,挂到被雨水冲涮得更加清亮的山野之上了。
回县城的路上,高玉突然问杜光辉:“杜书记,时书记那么推荐你,或许是另有企图吧?是不是为了岳……” “这个……不太清楚。
也不能猜测。
”杜光辉道,“反正他是打了招呼了。
至于动机是什么,没有必要再去追究。
何况我也不想……” “不过,杜书记,我觉得你还是太……县级工作的复杂,我觉得杜书记还是太理想化了。
” “是吗?我就是个理想主义者嘛!” 全县的慰问结束后,已经是腊月二十六了。
再过三天,就是农历的除夕。
杜光辉前两天回了一趟省城,黄丽回来了,一个人,但是她并没有回家。
朱少山的家也在省城,春节期间,他在家里过。
黄丽就在宾馆里住。
黄丽要接凡凡过去。
凡凡却不愿意。
黄丽只好找杜光辉,请他做孩子的工作。
杜光辉接了电话也很生气,但是想想黄丽毕竟还是孩子的妈妈。
再怎么着,血肉亲情还是在的。
虽然法律上,他们已经不再是夫妻了,然而,曾经的岁月和过去的情感,也不可能彻底地消失了。
他想找凡凡好好地谈一回。
可是刚一开口,就被凡凡给堵回来了。
凡凡说:“爸爸,我知道你要跟我谈什么。
这有必要谈吗?妈妈如果回家,我可以。
但是,让我到……爸爸,我能愿意吗?” “那……爸爸尊重你。
不过,妈妈既然想见你,就让她……” “我不是说不愿意见她。
”凡凡泪水下来了。
杜光辉递了张纸巾,叹了口气,打电话给黄丽,说:“让孩子过去住,是不太可能的,也不现实。
你得替孩子想想。
这样吧,真要见,你请他出去吃饭吧。
” 黄丽想想也就同意了。
正好赶上过年,钱平也得回家。
杜光辉到县里来,就有意识地给黄丽他们创造了一个空间。
白天,黄丽回家陪凡凡。
晚上再回宾馆。
腊月二十七,县里召开党政联席会。
这是年年都有的一次会议,重点是研究明年的三干会和上一年度的各项考核奖励。
会议开始前,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