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少年侠气

关灯
    赶上。

    ” 他说着说着,也不知是因忙碌了小半晌,还是被心事牵绊了神思,竟微微红了脸颊,一抹绯意自耳畔晕开,蔓延至颧骨,像院子里头墙根下面那一丛丛迟开的状元红,攒了整季的香,临到深秋才肯露出些颜色。

     蕙宁站在一旁,看得有些好笑,却也不点破,只觉得这般模样的温钧野,倒是少见,隐有几分少年的窘态。

     目光落在那只大风筝上,眉梢轻动,心头一丝旧忆悄然浮现。

    提及风筝,她从前总会想起那只芍药花样的风筝,帛色温柔,花影翻飞。

    他陪她放风筝的时候,天也这样清,风也这样软,只是那时还是春日里了,而今早已经是深秋。

     谢逢舟尚公主后,她怕睹物思人,便将那只风筝收了起来,大概早就被外祖父命人收进了阁楼深处,也许早落满了灰尘,也许早已褪色、残破,再难飞起。

     如今眼前这只鹰隼风筝,却全然不同,身形健硕,线条凌厉,羽翼如刀,隐有裂空之势。

    它不似女子闺阁中的柔媚玩物,更像是属于旷野的风、峻岭的鹰。

    蕙宁凝神望了半晌,忽而笑了笑,心中一动,觉得它竟与温钧野极为相衬。

     他就像是一只老鹰,在马球场上纵马飞驰,握杆如挥羽,连风都追不上。

    真像是腾空而起的鹰王,一击必中。

     “眼下天冷了,”蕙宁语气轻快,“等明年开春,我们带上弟妹们一块儿去放风筝罢。

    ” “好啊,依你。

    ”说话间,他走近那只风筝,那风筝许久未动,表面蒙了一层厚厚的灰。

    他翻来覆去看了几眼,认真打量,忽地弯腰吹了一口气,尘土倏地扬起,在晨光中如雾似霭,飘飘洒洒。

     蕙宁猝不及防,被呛得直咳,满面灰尘,连睫毛都落了灰。

    她先是一愣,随即咯咯笑出声来,抬手遮了半张脸,又是嫌弃又是好笑。

     温钧野也灰头土脸,不由得抬袖抹了抹鼻尖,自知理亏,干笑了两声。

    她瞧着他憨憨的样子,取出袖中绢帕,先细细替他拭了面,再低头把自己的脸擦干净。

     温钧野看着她,目光一点点沉下去,像江水悄然退潮之后显露的深潭。

     蕙宁被他看得心里一动,有些不自在,脸上的笑意也慢慢敛了去,只留下一抹羞涩。

    她不擅长应对这样的眼神,那里面有炽热,有沉静,也有她看不透的情意。

     正巧这时,外头传来一声唤,说是赵夫人请他过去。

     她如蒙大赦,忙顺势站起身,逃走了。

     年末将至,寒气愈浓,檐下冰凌悄然垂挂,屋角处已有积雪未化,陈轻霄也终于风尘仆仆地回到了吴府。

     消息一传来,蕙宁和温钧野一同前去看望。

     两人尚未踏进门槛,便见一道高大俊朗的身影早已等候在门口。

    那人一见到蕙宁,眼中霎时亮了,快步迎上来,神情间掩不住久别重逢的喜悦。

    他一把握住她的手亲热而关切地说:“可算见到你了!我一路昼夜兼程,还是耽搁了几日。

    走到楚州时,正赶上大水封路,在那儿滞了快半个月,等能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