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 第九节
关灯
小
中
大
二个可能的含义上。
仍然看不到情报的明确含义,但解读者们对第二个可能的含义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降低光速与发布宇宙安全声明的关系上。
“设想如果把太阳系,也就是海王星轨道或柯伊伯带以内空间的光速降低,就可能产生一个从大范围宇宙尺度上可以远程观测到的效应。
” “但这对宇宙观察者有什么安全意义吗?设想把太阳系内的光速降低十分之一,能使我们看上去更安全些吗?” “这毫无疑问,那样的话即使人类拥有光速飞船,飞出太阳系的时间也要长十分之一,当然,这意义并不大。
” “如果想对宇宙产生安全意义的话,把光速降低十分之一显然是不够的,可能要降低更多,比如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让观察者看到这是一个人类自我建造的阻滞带,确信我们飞出太阳系需要较长的时间,借此增加观察者对太阳系文明的安全感。
” “要那样的话,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都不够,想想吧,以三百千米每秒的速度飞出太阳系,所需时间也并不太长。
另外,如果人类能够在半径五十个天文单位的太空中改变一个基本宇宙常数,就等于向宇宙宣布地球文明已经掌握了很高的技术,这不是安全声明,反而是危险声明。
” ……从伞的双层隐喻和深水王子与魔泡树两个含义坐标中,解读者们能够明确其含义指向,却得不到确定的战略情报。
这个隐喻已经不是二维而是三维了,有人猜测,是不是还存在着第三个含义坐标?于是,解读者们在故事中反复寻找,但没能找到它存在的迹象。
就在这时,那个神秘的地名“赫尔辛根默斯肯”突然被解读出来。
为了研究这个词,IDC增设了一个语言学小组,小组中有一个名叫巴勒莫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化。
吸收他进人小组,主要是考虑到他与这个专业的其他学者不同,不只是专注于单一的语系,而是对东西方多个语系的古代语言都比较熟悉。
但巴勒莫对这个词也一无所知,他进入IDC后的研究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之所以能够成功解读完全是意外,与他的语言学专业没有关系。
一天早晨巴勒莫醒来,他的女朋友,一个满头金发的北欧姑娘问他是不是到过自己的祖国。
“挪戚?没有。
我从来没去过。
”巴勒莫回答。
“那你怎么在梦里反复说那两个古代地名?” “什么地名?” “赫尔辛根和默斯肯。
” 想到女友与IDC无关,这个同从她嘴里说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巴勒莫笑着摇摇头.“那是一个完整的词,赫尔辛根默斯肯,你把它从不同的位置拆开,肯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地名。
” “我说的这两个地方都在挪威。
” “那又怎么样?巧合而已。
” “可我告诉你,普通挪威人也不太熟悉这两个地名,它们是古地名,现在都变了,我是研究挪威历史的才知道。
它们都在挪威的诺尔兰郡。
” “亲爱的,仍然可能是巧合,因为这个词在读音上可以随意拆分。
” “够了!你在骗人!你肯定知道赫尔辛根是一座山的名字,而默斯肯是一座小岛,罗弗敦群岛中的一座小岛。
” “我真的不知道,我说它可能是巧合,是因为语言学中有一个现象:对于一个没有具体拼写方式只有读音的长词,在不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喜欢下意识地拆分它,而且按照自己的喜好拆分,你就是这样的人。
” 巴勒莫没有说的是,在IDC小组研究这个词的过程中,他多次遇到这种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拆分的情况,所以他对女友的话并不在意,但她接下来的话改变了一切: “那好吧,我再告诉你一件事:赫尔辛根山靠着海,在山顶能看到默斯肯岛,默斯肯岛是距赫尔辛根山最近的一座海岛!” 两天后,程心站在默斯肯岛上,隔海遥望着赫尔辛根山的悬崖,那悬崖是黑色的,也许是天空布满铅云的缘故,海也是黑色的,只有悬崖脚下出现一道白色的海浪。
来之前听说,这里虽地处北极圈白内,但受到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不过现在的海风仍然使程心感到十分阴冷。
这里地处挪威北部的罗弗敦群岛,拔地而起的一系列险峻的岛屿由冰川蚀刻而成,在西部峡湾与北海之间形成了一道长达一百六十千米的屏障,如一道墙,将北冰洋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端隔开,岛间海峡水流湍急。
以前这里的居民就很少,主要人口是捕鱼季节的渔民。
现在,海产品主要来自养殖,海洋捕捞业已经消失,这里又变得荒凉起来,大概与更早的维京海盗出没时代差不多了。
默斯肯只是群岛中众多岛屿里很小的一座,赫尔辛根山也是一座无名的山峰,这是公元世纪的地名,在危机纪元末期,这两个地名都变了。
面对着这世界尽头的荒凉和肃杀,程心的心中却是坦然的。
就在不久前,她还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现在,有太多的理由让生活继续下去。
她看到,铅云低垂的天边有一道露出蓝天的缝隙。
刚才,太阳从那道云缝中露出了几分钟,立刻使这阴冷的世界变了样子,很像云天明故事中的一句描写:“仿佛绘制这幅画的画师抓起一把金粉豪爽地撒向整个画面。
”她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凄迷中藏着希望,阴冷中透出温暖。
同来的还有艾AA和包括毕云峰、曹彬、语言学家巴勒莫在内的几个IDC专家。
默斯肯是座小岛,没有常住居民,岛上只住着一位叫杰森的老人. 八十多岁了,是一个公元人,他那方正的北欧面庞饱经风霜,让程心想起了弗雷斯。
在被问起默斯肯岛和赫尔辛根山一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时,杰森老人一指岛的西端: “当然有,看那里。
” 那是一座白色的灯塔,现在只是黄吞,塔灯已经有节奏地发出光芒。
“那是干什么用的?”AA好奇地问。
“看看,孩子们果然已经不知道那是什么了……”杰森摇着头感慨地说,“那是古代为船指引航向用的。
在公元世纪,我是个设计灯塔和航标灯的工程师,其实,直到危机纪元,海洋上还有许多灯塔在使用,现在全没了。
我来这儿建了这座灯塔,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以前还有这么一种东西。
” IDC的来人都对灯塔很感兴趣,这让他们想到了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同样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古代技术装置。
但稍加探究就明白,这不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灯塔刚建成,用的是轻便坚固的现代建筑材料,工期只有半个月。
杰森还肯定地说,这座岛历史上从没有过灯塔,所以仅从时间上看,这东西与云天明的情报无关。
“这一带还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有人问。
杰森对着阴冷的天空和大海耸耸肩,“能有什么?这荒凉的鬼地方,我可不喜欢,但在别的岛上,他们不让我建灯塔。
” 于是大家决定,到海峡对面的赫尔辛根山上去看一看。
就在他们登上直升机时,AA突发奇想,想乘杰森的那艘小艇渡海过去。
“当然可以,不过孩子,今天海上浪大,你会晕船的。
”杰森说。
AA指着海对面的赫尔辛根山说:“就这么近的路,能晕船?” 杰森连连摇头,“不能从这片海域直接过去,今天不能,必须绕那边走。
”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一个大旋涡,能吞掉所有的船。
” IDC的人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盯着杰森,有人问:“你不是说再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 “我是本地人,大旋涡对我们而言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是这片海洋的一部分,在那里常常出现。
” “在哪里呢?” “那里,从这个方向看不见,但能听到声音。
” 大家安静下来,听到那片海面发出一阵低沉有力的隆隆声,像远处万马奔腾。
直升机起飞去勘探大旋涡,但程心想先坐船去看看,其他人也都同意。
岛上只有杰森那一艘小艇,只能安全地坐下五六个人,程心、AA、毕云峰、曹彬和巴勒莫上了船,其余的人上了直升机。
小艇颠簸着驶离默斯肯岛,海上的风更大更冷,咸涩的水沫不断扑到脸上。
海面呈暗灰色,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诡异莫测,那种隆隆声渐渐增大,但仍看不到旋涡。
“哦,我想起来了!”曹彬突然在风中喊道。
程心也想起来了,她原以为云天明是通过智子知道了这里的什么事,现在看来没那么复杂。
“爱伦·坡。
”程心说。
“什么?那是什么?”AA问。
一个19世纪的小说家。
” 老杰森说:“不错,爱伦·坡是写过一篇默斯肯大旋涡的小说,我年轻时看过,多少有些夸张,记得他说旋涡的水墙倾斜四十五度,哪有那么陡峭。
” 一个世纪前,以文字为基础的叙事文学就消亡了,但文学和作家仍然存在,不过叙事是用数字图像进行的。
现在,古典的文字小说已经变成了文物,大低谷后,一大批古代的作家和作品失传了,其中就包括爱伦·坡。
轰鸣声更大了。
“涡呢?”有人问。
老杰森指着海面说:“旋涡比海面低,你们看那条线,越过它才能看到大旋涡。
”那是一条波动的浪带,浪尖上有泡沫,形成一条白线,以一个大大的弧形伸向远方。
“越过它!”毕云峰说。
‘哪是生死线,船一旦过去是回不来的。
”杰森瞪着毕云峰说。
“船在大旋涡中转多长时问才能被吸进去?” “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吧。
” “那就没事,直升机会救我们上去。
” “可我的船……” “我们会赔你一艘。
” “比香皂便宜。
”AA插了一句杰森听不明白的话。
杰森驾着小艇小心翼翼地越过了那条浪带,船晃了晃,都后变得平稳了,被什么
仍然看不到情报的明确含义,但解读者们对第二个可能的含义进行了讨论,讨论主要集中在降低光速与发布宇宙安全声明的关系上。
“设想如果把太阳系,也就是海王星轨道或柯伊伯带以内空间的光速降低,就可能产生一个从大范围宇宙尺度上可以远程观测到的效应。
” “但这对宇宙观察者有什么安全意义吗?设想把太阳系内的光速降低十分之一,能使我们看上去更安全些吗?” “这毫无疑问,那样的话即使人类拥有光速飞船,飞出太阳系的时间也要长十分之一,当然,这意义并不大。
” “如果想对宇宙产生安全意义的话,把光速降低十分之一显然是不够的,可能要降低更多,比如降低到原来的百分之一,让观察者看到这是一个人类自我建造的阻滞带,确信我们飞出太阳系需要较长的时间,借此增加观察者对太阳系文明的安全感。
” “要那样的话,降低到原来的千分之一都不够,想想吧,以三百千米每秒的速度飞出太阳系,所需时间也并不太长。
另外,如果人类能够在半径五十个天文单位的太空中改变一个基本宇宙常数,就等于向宇宙宣布地球文明已经掌握了很高的技术,这不是安全声明,反而是危险声明。
” ……从伞的双层隐喻和深水王子与魔泡树两个含义坐标中,解读者们能够明确其含义指向,却得不到确定的战略情报。
这个隐喻已经不是二维而是三维了,有人猜测,是不是还存在着第三个含义坐标?于是,解读者们在故事中反复寻找,但没能找到它存在的迹象。
就在这时,那个神秘的地名“赫尔辛根默斯肯”突然被解读出来。
为了研究这个词,IDC增设了一个语言学小组,小组中有一个名叫巴勒莫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语言的历史演化。
吸收他进人小组,主要是考虑到他与这个专业的其他学者不同,不只是专注于单一的语系,而是对东西方多个语系的古代语言都比较熟悉。
但巴勒莫对这个词也一无所知,他进入IDC后的研究也没有得到什么有用的线索,之所以能够成功解读完全是意外,与他的语言学专业没有关系。
一天早晨巴勒莫醒来,他的女朋友,一个满头金发的北欧姑娘问他是不是到过自己的祖国。
“挪戚?没有。
我从来没去过。
”巴勒莫回答。
“那你怎么在梦里反复说那两个古代地名?” “什么地名?” “赫尔辛根和默斯肯。
” 想到女友与IDC无关,这个同从她嘴里说出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巴勒莫笑着摇摇头.“那是一个完整的词,赫尔辛根默斯肯,你把它从不同的位置拆开,肯定还能得到更多的地名。
” “我说的这两个地方都在挪威。
” “那又怎么样?巧合而已。
” “可我告诉你,普通挪威人也不太熟悉这两个地名,它们是古地名,现在都变了,我是研究挪威历史的才知道。
它们都在挪威的诺尔兰郡。
” “亲爱的,仍然可能是巧合,因为这个词在读音上可以随意拆分。
” “够了!你在骗人!你肯定知道赫尔辛根是一座山的名字,而默斯肯是一座小岛,罗弗敦群岛中的一座小岛。
” “我真的不知道,我说它可能是巧合,是因为语言学中有一个现象:对于一个没有具体拼写方式只有读音的长词,在不理解其含义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喜欢下意识地拆分它,而且按照自己的喜好拆分,你就是这样的人。
” 巴勒莫没有说的是,在IDC小组研究这个词的过程中,他多次遇到这种按自己的意愿随意拆分的情况,所以他对女友的话并不在意,但她接下来的话改变了一切: “那好吧,我再告诉你一件事:赫尔辛根山靠着海,在山顶能看到默斯肯岛,默斯肯岛是距赫尔辛根山最近的一座海岛!” 两天后,程心站在默斯肯岛上,隔海遥望着赫尔辛根山的悬崖,那悬崖是黑色的,也许是天空布满铅云的缘故,海也是黑色的,只有悬崖脚下出现一道白色的海浪。
来之前听说,这里虽地处北极圈白内,但受到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气候比较温和。
不过现在的海风仍然使程心感到十分阴冷。
这里地处挪威北部的罗弗敦群岛,拔地而起的一系列险峻的岛屿由冰川蚀刻而成,在西部峡湾与北海之间形成了一道长达一百六十千米的屏障,如一道墙,将北冰洋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北端隔开,岛间海峡水流湍急。
以前这里的居民就很少,主要人口是捕鱼季节的渔民。
现在,海产品主要来自养殖,海洋捕捞业已经消失,这里又变得荒凉起来,大概与更早的维京海盗出没时代差不多了。
默斯肯只是群岛中众多岛屿里很小的一座,赫尔辛根山也是一座无名的山峰,这是公元世纪的地名,在危机纪元末期,这两个地名都变了。
面对着这世界尽头的荒凉和肃杀,程心的心中却是坦然的。
就在不久前,她还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但现在,有太多的理由让生活继续下去。
她看到,铅云低垂的天边有一道露出蓝天的缝隙。
刚才,太阳从那道云缝中露出了几分钟,立刻使这阴冷的世界变了样子,很像云天明故事中的一句描写:“仿佛绘制这幅画的画师抓起一把金粉豪爽地撒向整个画面。
”她现在的生活就是这样,凄迷中藏着希望,阴冷中透出温暖。
同来的还有艾AA和包括毕云峰、曹彬、语言学家巴勒莫在内的几个IDC专家。
默斯肯是座小岛,没有常住居民,岛上只住着一位叫杰森的老人. 八十多岁了,是一个公元人,他那方正的北欧面庞饱经风霜,让程心想起了弗雷斯。
在被问起默斯肯岛和赫尔辛根山一带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时,杰森老人一指岛的西端: “当然有,看那里。
” 那是一座白色的灯塔,现在只是黄吞,塔灯已经有节奏地发出光芒。
“那是干什么用的?”AA好奇地问。
“看看,孩子们果然已经不知道那是什么了……”杰森摇着头感慨地说,“那是古代为船指引航向用的。
在公元世纪,我是个设计灯塔和航标灯的工程师,其实,直到危机纪元,海洋上还有许多灯塔在使用,现在全没了。
我来这儿建了这座灯塔,是为了让孩子们知道,以前还有这么一种东西。
” IDC的来人都对灯塔很感兴趣,这让他们想到了蒸汽机离心调速器,同样是一个已经消失的古代技术装置。
但稍加探究就明白,这不是他们要找的东西。
灯塔刚建成,用的是轻便坚固的现代建筑材料,工期只有半个月。
杰森还肯定地说,这座岛历史上从没有过灯塔,所以仅从时间上看,这东西与云天明的情报无关。
“这一带还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吗?”有人问。
杰森对着阴冷的天空和大海耸耸肩,“能有什么?这荒凉的鬼地方,我可不喜欢,但在别的岛上,他们不让我建灯塔。
” 于是大家决定,到海峡对面的赫尔辛根山上去看一看。
就在他们登上直升机时,AA突发奇想,想乘杰森的那艘小艇渡海过去。
“当然可以,不过孩子,今天海上浪大,你会晕船的。
”杰森说。
AA指着海对面的赫尔辛根山说:“就这么近的路,能晕船?” 杰森连连摇头,“不能从这片海域直接过去,今天不能,必须绕那边走。
” “为什么?” “因为那里有一个大旋涡,能吞掉所有的船。
” IDC的人们面面相觑,然后一起盯着杰森,有人问:“你不是说再没什么特别的东西了吗?” “我是本地人,大旋涡对我们而言不是什么特别的东西,它是这片海洋的一部分,在那里常常出现。
” “在哪里呢?” “那里,从这个方向看不见,但能听到声音。
” 大家安静下来,听到那片海面发出一阵低沉有力的隆隆声,像远处万马奔腾。
直升机起飞去勘探大旋涡,但程心想先坐船去看看,其他人也都同意。
岛上只有杰森那一艘小艇,只能安全地坐下五六个人,程心、AA、毕云峰、曹彬和巴勒莫上了船,其余的人上了直升机。
小艇颠簸着驶离默斯肯岛,海上的风更大更冷,咸涩的水沫不断扑到脸上。
海面呈暗灰色,在渐暗的天光下显得诡异莫测,那种隆隆声渐渐增大,但仍看不到旋涡。
“哦,我想起来了!”曹彬突然在风中喊道。
程心也想起来了,她原以为云天明是通过智子知道了这里的什么事,现在看来没那么复杂。
“爱伦·坡。
”程心说。
“什么?那是什么?”AA问。
一个19世纪的小说家。
” 老杰森说:“不错,爱伦·坡是写过一篇默斯肯大旋涡的小说,我年轻时看过,多少有些夸张,记得他说旋涡的水墙倾斜四十五度,哪有那么陡峭。
” 一个世纪前,以文字为基础的叙事文学就消亡了,但文学和作家仍然存在,不过叙事是用数字图像进行的。
现在,古典的文字小说已经变成了文物,大低谷后,一大批古代的作家和作品失传了,其中就包括爱伦·坡。
轰鸣声更大了。
“涡呢?”有人问。
老杰森指着海面说:“旋涡比海面低,你们看那条线,越过它才能看到大旋涡。
”那是一条波动的浪带,浪尖上有泡沫,形成一条白线,以一个大大的弧形伸向远方。
“越过它!”毕云峰说。
‘哪是生死线,船一旦过去是回不来的。
”杰森瞪着毕云峰说。
“船在大旋涡中转多长时问才能被吸进去?” “四十分钟到一个小时吧。
” “那就没事,直升机会救我们上去。
” “可我的船……” “我们会赔你一艘。
” “比香皂便宜。
”AA插了一句杰森听不明白的话。
杰森驾着小艇小心翼翼地越过了那条浪带,船晃了晃,都后变得平稳了,被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