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她很冷静道:“你之前说,东西是从绝户人家里头收过来的?那家人怎么绝户的?” 老人一下子哑口无言。

    周围人,也开始议论纷纷。

     但,出乎意料的是。

    这青年男子,还是付了十万块:“东西我要了。

    ”然后,男子自己拿过捧盒就走了。

    沈悦也跟上了此人。

    她十分耐心地劝道:“这位先生,东西真的挺邪门。

    这是绝户人家出来的。

    还是不要买比较好……” 男子停下脚步。

    笑了一声,摘下墨镜。

    一瞬间,沈悦认出他了:“你是……”那天,戴董事长用折腰杯款待的那个黑衣男子!叫,萧什么来着……男子倒是自己先介绍了:“我叫萧牧。

    小姑娘,我们还真是有缘。

    ” 她有点懵:“我叫林悦。

    ” “那,林小姐。

    你觉得,该怎么处理这漆盒,比较好?”他饶有趣味地问道。

     她想了想,只能道:“这种凶器,可以寻找一处寺庙。

    埋入寺庙的门板底下三年。

    三年之后,如果凶气不除。

    只能销毁掉。

    ” “多谢指教了。

    ”他望了下表:“有缘再会。

    到时候请你喝一杯。

    ” 不。

    她的目的不是喝一杯。

    站在原地发了一会儿呆。

    说起来也怪,她觉得这个萧牧。

    好像在哪里见过一次。

    不是戴培招待的那一次……忽然想起小泽还在面店。

    再赶回去的时候。

    只见孩子孤零零地站在人家店门口。

     看到她回来的。

    鼻子出气:“哼!姐姐,你骗我!” “来,姐姐带你去吃肯德基。

    ” 小泽表示男子汉大丈夫不能为鸡所动。

    但是腿脚不听使唤,还是跟着她去了。

     但是旧货市场捡漏,铩羽而归。

     沈悦通过这一次实际体验,明白了不少。

    比如,现在市场上的“好东西”基本绝迹。

    想要遇到,几率等于中大奖。

    而拍卖行,古董贩子,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掌握了整个市场的运行。

    而与之相对的,造假的技术,越来越高。

     之前在曙光拍卖行的时候,她已经深深感觉到:汝窑,哥窑,钧窑的仿造已经出神入化。

    因为这些北宋窑口的瓷器,制作流程简单,原材料便宜易得。

    工艺也已经全方面破解。

    造假起来,比较得心应手。

    明代青花,斗彩次之。

    有了彩色,釉料就要下功夫。

    而清代瓷器的造假,反而不是太多。

    原因:造假的成本太高。

    卖不出去就拉倒。

     所以,道高一丈,魔高一尺。

    形容现在的古玩市场,十分恰当。

     有的时候,沈悦还会想到——那个买走了捧盒的萧牧。

    他后来有没有按照自己的吩咐,处理那个骨董呢?真是好笑,人家不过匆匆过客。

    她居然惦记了起来。

    凭什么?凭他给自己敬了一杯茶吗?将来敬茶的人,会多了去了。

     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