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关灯
    救过来的刘知学心灰意冷,说什么也不愿意继续上京参加考试了,念着莫问的救命之恩,打算用余生为仆以报,于是从客栈一路跟着莫家夫妇到了这个边城,莫家夫妇见他执意相随,也就由得他了。

    因他读过书,识得字,一边帮着打理医馆一边还学习医术,虽然悟性不高,普通的三病两痛倒也难不倒他了,之前医馆病人多的时候还帮着看些普通病症。

     而甘草,据甘草自己说是莫笑的母亲曾玉瑜在河边拣到的弃婴,拣到时才一个月大小,饿得哭都没力了,而除了一身的衣物,什么证明身份的物件都没有,也不知具体的出生年月,曾玉瑜就以拣到的那天为她的生辰,并取名甘草。

     厨房的李妈妈,是从附近乡下来城里打工的,平时也是住在医馆里,只有比较隆重的节日才回乡下与子女团聚。

     店里的另四个伙计,地龙,杜仲,牛角,桑枝,是莫家医馆收留的流民或者孤儿。

    都是没有了家的人,长年住在医馆,算是以馆为家了。

     两刻钟的时间,莫笑通过刘掌柜这里对医馆和原主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医馆刚开那几年,因为莫笑的父亲莫问医术高明,病人倒是络绎不绝,医馆的门槛都换了好几次。

    可是莫问去世,原主莫笑才五岁,那时的她虽然已经懂些医术,但谁会相信一个才五岁大的女娃会看病。

    所以,医馆主要是接方子抓药,偶尔医馆里来了一两个求医的,就由刘掌柜看诊,若是遇到疑难再悄悄问莫笑意见,而莫笑断得总是没错。

     医馆经营平淡,但也算过得去。

     到了十岁左右,莫笑就开始正式接诊了,刚开始还没什么人肯给她看,后来一两人因为顽疾四处求医无果,便大着胆子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心思找了莫笑,结果自然是药到病除。

     于是,莫笑的名声就大了,来莫家医馆求医的也越来越多,这本来是好事,但是医馆红火也让某些人打起了歪心眼。

    那之后,上门要保护费的,故意找碴的,简直快比上门的病人还要多了。

     三阳县衙门的李衙役曾帮着医馆解了几次围,结果就被有心之人造谣说有什么私相授受。

    李衙役倒是个好人,不计较这些,但莫笑却怕误了人家的前途,找了个机会制造了些口角将人给气走了。

     自此,医馆更是度日维艰,只要稍有些病人上门,便跟着有闹事的上门。

     莫笑听完刘掌柜一番话,才知道这一个孤女在古代生活的确是不容易。

    只是,她可不是那种被人欺负上门还不还手之辈。

     莫笑脸上露出一丝厉色,心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