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关灯
小
中
大
一件酱紫色八团喜相逢纹妆花缎的夹氅衣,由她的丫鬟桃叶扶着走进屋里,在床沿上坐下来,伸手探了探床上小少女的额头。
滚烫的。
姜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转过身问姚氏:“大夫开的药都煎给婉姐儿喝了?” 姚氏忙回道:“都已经喝了。
但还是一点用都没有,现在烧的反倒比先前更厉害了。
” 说着,忍不住的又开始落泪。
怕老太太责怪,赶忙的拿手帕擦了。
“晚上总会烧的比白天厉害一点的。
”一眼看到姚氏在拿手帕擦眼泪,姜老太太就有些不高兴的说她,“不是我说你,你可真是经不得一点事。
小孩子哪里有不生病的?病了,叫大夫过来看一看,吃几服药就行了,多大的事?你哭就能哭得好了?若果真是大夫说治不好的病,那也是她的命,你哭也没用。
” 这一番话说的是很在理,但偏偏少了几分感情。
可见这个祖母对她的这个孙女儿感情也不厚。
姚氏刚刚是心疼的流眼泪,这会儿是心酸的流眼泪。
但她惯常不会反驳人的,更何况这还是她的婆婆。
所以也只能忍着心酸,低眉顺眼的说道:“母亲教训的是。
” 姜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着锦屏,面色冷了下来:“你是怎么伺候姑娘的?叫你带姑娘去散心,怎么就让她掉到水里去了?” 锦屏心里叫了一声苦,忙跪了下去,解释着:“老太太,您是知道的,咱们姑娘是个爱玩的。
那日奴婢听您的话带姑娘去散心,她在前头跑的飞快,奴婢压根就追不上。
等后来奴婢追上了,她就已经站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说要抓鱼。
奴婢就要过去拉她回来,但石头上滑,姑娘又穿着绣花鞋,还没等奴婢跑过去,姑娘就已经一头栽到了水里......”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姜老太太就生气的喝止她:“你还敢顶嘴?” 锦屏的声音立刻就低了下去,趴下去额头抵着地:“奴婢不敢。
” 老太太是个强势的人,从来不喜有人顶撞,她怎么刚刚一着急就忘了这件事呢。
不过心里面还是觉得委屈。
老爷和孟姨娘他们在京城过的是锦衣玉食,丫鬟仆妇成群的日子,这些年几次三番的叫老太太过去,但老太太说在甘州乡下待惯了,不愿意去京城。
还要太太和姑娘也留在甘州乡下陪她,说是替老爷尽孝。
若不是前两个月说前朝的一位皇子在甘州附近纠结了一帮乱臣贼子,老太太担心甘州不稳,会有动乱,也不会带着太太和姑娘一起上京。
甘州自然不比京城,家里的丫鬟统共就只有两个。
桃叶和她。
桃叶只管伺候老太太,但她既要伺候姚氏,还要伺候姑娘。
姑娘又是个调皮骄纵的性子,谁的话都不听,她也难做。
滚烫的。
姜老太太皱了皱眉头,转过身问姚氏:“大夫开的药都煎给婉姐儿喝了?” 姚氏忙回道:“都已经喝了。
但还是一点用都没有,现在烧的反倒比先前更厉害了。
” 说着,忍不住的又开始落泪。
怕老太太责怪,赶忙的拿手帕擦了。
“晚上总会烧的比白天厉害一点的。
”一眼看到姚氏在拿手帕擦眼泪,姜老太太就有些不高兴的说她,“不是我说你,你可真是经不得一点事。
小孩子哪里有不生病的?病了,叫大夫过来看一看,吃几服药就行了,多大的事?你哭就能哭得好了?若果真是大夫说治不好的病,那也是她的命,你哭也没用。
” 这一番话说的是很在理,但偏偏少了几分感情。
可见这个祖母对她的这个孙女儿感情也不厚。
姚氏刚刚是心疼的流眼泪,这会儿是心酸的流眼泪。
但她惯常不会反驳人的,更何况这还是她的婆婆。
所以也只能忍着心酸,低眉顺眼的说道:“母亲教训的是。
” 姜老太太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着锦屏,面色冷了下来:“你是怎么伺候姑娘的?叫你带姑娘去散心,怎么就让她掉到水里去了?” 锦屏心里叫了一声苦,忙跪了下去,解释着:“老太太,您是知道的,咱们姑娘是个爱玩的。
那日奴婢听您的话带姑娘去散心,她在前头跑的飞快,奴婢压根就追不上。
等后来奴婢追上了,她就已经站在溪边的一块石头上,说要抓鱼。
奴婢就要过去拉她回来,但石头上滑,姑娘又穿着绣花鞋,还没等奴婢跑过去,姑娘就已经一头栽到了水里......”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姜老太太就生气的喝止她:“你还敢顶嘴?” 锦屏的声音立刻就低了下去,趴下去额头抵着地:“奴婢不敢。
” 老太太是个强势的人,从来不喜有人顶撞,她怎么刚刚一着急就忘了这件事呢。
不过心里面还是觉得委屈。
老爷和孟姨娘他们在京城过的是锦衣玉食,丫鬟仆妇成群的日子,这些年几次三番的叫老太太过去,但老太太说在甘州乡下待惯了,不愿意去京城。
还要太太和姑娘也留在甘州乡下陪她,说是替老爷尽孝。
若不是前两个月说前朝的一位皇子在甘州附近纠结了一帮乱臣贼子,老太太担心甘州不稳,会有动乱,也不会带着太太和姑娘一起上京。
甘州自然不比京城,家里的丫鬟统共就只有两个。
桃叶和她。
桃叶只管伺候老太太,但她既要伺候姚氏,还要伺候姑娘。
姑娘又是个调皮骄纵的性子,谁的话都不听,她也难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