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关灯
小
中
大
先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其中一个开口。
陶善行便接:“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 下个村童再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又到陶善行:“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如此往来,村童三人,每人只一句,陶善行以一对三,便要接上三句,背出十句之后,村童开始磕绊结巴,不是忘东就是忘西,还得陶善行提醒才能将一句囫囵背出,待到二十余句,已是不成,村童一人道:“不成,后面的先生没有教过。
” 陶善行把冬瓜糖放嘴里轻轻一咬,信口拈来:“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竟将后面百余句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又兼其声音甜润,字正腔圆,跟唱歌一般,倒比学堂的先生诵得还要好听,叫人听呆。
待到最后一字落下,村童几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开腔。
“你们可知‘剑号巨阙,珠称夜光‘的由来?”陶善行挑了《千字文》其中一句问道,又拾了根树枝,在黄土地上写下“巨阙”、“夜光”四字。
众人摇头,《千字文》虽然学过,也只是强记硬背,读都没读顺,哪能知道其中典故。
陶善行指着“巨阙”道:“春秋时期,越国有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之命铸成五把宝剑,三长两短,分别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并称越五剑。
巨阙剑坚硬无比,剑身巨大,削铁如泥,故号‘天下至尊‘,所以称为巨阙。
”顿了顿,她又谈起“夜光”,“夜光为珠,其光可以为烛。
相传春秋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候出行路过此地,途遇伤蛇心生怜悯,便将蛇放入水中救它一命。
当夜随候便作一梦,梦中有童子奉珠相赠,只言自己乃是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故以宝珠相赠。
随候醒时,发现枕边果有一颗夜光珠,其光盈室,是以此珠又名随候珠,乃是人间至宝。
” 三言两语,就将句中典故交代清楚,又似娓娓道来的故事,听得几人欲罢不能。
孩子猎奇,故事总比艰涩文章易懂,陶善行从前也不爱死记硬背的东西,闺学教的文章她最爱把其中典故揪出琢磨,反比正经文章有趣得多。
故事说得好,村童早将吃食之事丢到脑后,围来七嘴八舌地问,陶善行只摇头道:“你们回去把文章背了,背到哪里,我便给你们说到哪里。
” 村童早被折服,约了明日此地再见,方依依不舍散去,陶善行扔了树枝,又见黑妞还站在旁边,忸怩看她,她疑惑不解,片刻后将冬瓜糖分了一块过去,岂料黑妞摆手道:“我不要了。
你会写字?“ “会。
“陶善行点头。
“那……你教我写名字。
“黑妞扭着衣角道。
“你叫什么?“ “葛花。
“ 陶善行再次拾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其中一个开口。
陶善行便接:“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 下个村童再续:“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 又到陶善行:“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 如此往来,村童三人,每人只一句,陶善行以一对三,便要接上三句,背出十句之后,村童开始磕绊结巴,不是忘东就是忘西,还得陶善行提醒才能将一句囫囵背出,待到二十余句,已是不成,村童一人道:“不成,后面的先生没有教过。
” 陶善行把冬瓜糖放嘴里轻轻一咬,信口拈来:“知过必改,得能莫忘。
罔谈彼短,靡恃己长……”竟将后面百余句一字不差地背出来,又兼其声音甜润,字正腔圆,跟唱歌一般,倒比学堂的先生诵得还要好听,叫人听呆。
待到最后一字落下,村童几人面面相觑,竟无一人开腔。
“你们可知‘剑号巨阙,珠称夜光‘的由来?”陶善行挑了《千字文》其中一句问道,又拾了根树枝,在黄土地上写下“巨阙”、“夜光”四字。
众人摇头,《千字文》虽然学过,也只是强记硬背,读都没读顺,哪能知道其中典故。
陶善行指着“巨阙”道:“春秋时期,越国有铸剑大师欧冶子奉越王之命铸成五把宝剑,三长两短,分别为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并称越五剑。
巨阙剑坚硬无比,剑身巨大,削铁如泥,故号‘天下至尊‘,所以称为巨阙。
”顿了顿,她又谈起“夜光”,“夜光为珠,其光可以为烛。
相传春秋之时,随国有断蛇丘,随候出行路过此地,途遇伤蛇心生怜悯,便将蛇放入水中救它一命。
当夜随候便作一梦,梦中有童子奉珠相赠,只言自己乃是龙王之子,感君救命之恩,故以宝珠相赠。
随候醒时,发现枕边果有一颗夜光珠,其光盈室,是以此珠又名随候珠,乃是人间至宝。
” 三言两语,就将句中典故交代清楚,又似娓娓道来的故事,听得几人欲罢不能。
孩子猎奇,故事总比艰涩文章易懂,陶善行从前也不爱死记硬背的东西,闺学教的文章她最爱把其中典故揪出琢磨,反比正经文章有趣得多。
故事说得好,村童早将吃食之事丢到脑后,围来七嘴八舌地问,陶善行只摇头道:“你们回去把文章背了,背到哪里,我便给你们说到哪里。
” 村童早被折服,约了明日此地再见,方依依不舍散去,陶善行扔了树枝,又见黑妞还站在旁边,忸怩看她,她疑惑不解,片刻后将冬瓜糖分了一块过去,岂料黑妞摆手道:“我不要了。
你会写字?“ “会。
“陶善行点头。
“那……你教我写名字。
“黑妞扭着衣角道。
“你叫什么?“ “葛花。
“ 陶善行再次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