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关灯
李家成试图和岩崎龙之介密谈一下的时候,岩崎龙之介正接待着登门拜访的盐田纲重。

     两个人都心知肚明,经历了董事会上赤岩天阳那一番进攻,盐田纲重所为何来。

     岩崎龙之介欠了欠身说道:“盐田桑,当年藏之介做出了有损三菱利益的事,岩崎家应当承担代价。

    我因此能接任家主,已经感到很知足了。

    您实在不必怀疑我什么,赤岩桑与我不同,他被心水家主暗中培养多年,有更大的雄心。

    ” 他说得直白,盐田纲重静静沉思着。

     赤岩家的叛逆后辈如今是三友财团的重要一员,岩崎龙之介也与陶大郎始终维持着忽近忽远的合作。

     谈及三菱是否选择了道路,如果调转船头支持桥本太郎,当然要与三友财团搞好关系。

     这样的情况下,赤岩阳水和岩崎龙之介就成了最好的掌舵人选。

     “三菱是无法替代的。

    ”盐田纲重忽然这么说道,“对于我们来说,连中立都不是最好的选择。

    倾向于较弱的一方,较强的那一方因为三菱的无可替代,也只能加大对我们的拉拢。

    ” 岩崎龙之介点头称是。

     三菱自然有说这种话的底气,因为三菱旗下银行、商事、重工这御三家里,三菱重工的地位实在牢固得有些超然。

     这就是三菱稳固的基本盘之一。

     不管是哪方登台,又有谁能承担三菱动荡的后果? 盐田纲重想说服岩崎龙之介:“如今支持小泽太郎,立场不同的他们必然会逼迫着民自党去稳固自己的基本盘。

    细川桑被刺杀,已经说明了那些保守派选民的巨大影响力。

    所以,尽管桥本桑暂时会对我们三菱有些不满,但将来也只能在这些问题上提出与以往一致、甚至走得更远的纲领,才有希望真正回归。

    ”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说道:“就连陶会长,不也是在做这样的选择吗?格瓦号的事,现在对我们来说也不是秘密了。

    ” 岩崎龙之介叹了一口气:“盐田桑,希望我去做什么,请直接说吧。

    ” 盐田纲重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横久那孩子,是森桑当初推荐入三菱的。

    如今他成为了你的婿养子,你和陶会长的关系,正适合我们三菱与三友的默契。

    我们有过仇怨,也有共同的利益。

    我们整个三菱,没有必要旗帜鲜明地支持桥本桑。

    但岩崎家和森家,却可以在某些方面,与三友达成默契。

    关西的重建,贸易谈判,你们试着争取更多吧。

    ” 他端起了茶杯:“我担任会长已经八年多,年纪也大了。

    再等两年,也就是我应该离开这个位置的时间。

    三菱是岩崎家一手创立的,就算是手段激进了一些的藏之介,也是一心为三菱的未来着想。

    岩崎桑,我知道你希望能超越他,证明你自己。

    经过八年多的时间,现在可以衷心地说一句:你比伱的哥哥,更加出色。

    未来我们大家,都要拜托你!” “……惭愧,盐田桑令我惶恐啊。

    ” “我们都需要为三菱谋划更远!”盐田纲重一脸郑重。

     “当然,正如盐田桑所说,岩崎家对三菱还有一份历史的责任。

    ”岩崎龙之介一如既往地谦虚,“不管是处在任何位置,岩崎家都不会损害整个三菱的未来!虽然难为情,但我确实认为自己不够有哥哥那样的气魄。

    处于辅佐的位置上,也许是最合适我的。

    ” 盐田纲重脸上露出一抹微笑,和他一起缓缓品起茶。

     从盐田纲重口中说出的话,半真半假。

    从岩崎龙之介口中说出的话,自然也是半真半假。

     但没所谓了,不管他是真的没野心,还是假装的。

    只要自己已经明确了方向,他就要从另一个方向证明自己。

     只要他为了证明自己,从桥本太郎和三友那里争取来的利益,始终还是会记在盐田家执掌三菱获得的成就簿上。

     这就是身处上位的优势。

     当初只由岩崎家去参与他们谋划的一切,不就是为了今天方便两边下着注吗? 三菱既然必不可能全盘皆输,那便只是赚多赚少的问题。

     只要是赚的,那么盐田家在三菱内部便始终有功劳,地位不退只进。

     这便够了,他盐田纲重当初选择借机将岩崎龙之介拉下来,可不是想要成为另一个他。

     家族百年大计,终归是徐徐渐进的。

     像那个陶大郎,难道没有察觉他自己也变得越来越像岩崎藏之介吗? 或许民自党重回舞台中央之时,便是他所拥有的脆弱一切面临生死危机之日。

     成为了整个民自党利益代言的桥本太郎,就不再只是桥本太郎个人而已了。

    没有像三菱重工这样无可替代的根基,没有数十年积累,他如何能应对战局结束之后,剩下的胜者之间真正的竞争呢? …… 在盐田纲重看来,陶知命现在纯粹是投机,瞎胡搞。

     收购债务问题严重的长信银行,重振谈何容易? 新千年图景投资基金投资的未来,要经历多长时间走到稳定盈利直至难以替代的那一天? 千亿円邀买名声,难道经历过臭骂的他不懂得人心易变的道理? 千年堂所谓的持续慈善事业,真的能代替一个雇员数十万人的大会社带来的实质影响力吗? 还有他与三井、住友交易到他那里的巨量不良资产,那些已经在破产边缘的会社,他要怎么将那些人养下去?如果不养着,辞退了、破产掉,只留下各种过时的设备、没什么升值空间的厂房、地皮,岂不是全成为负担? 如今他已经有了自己的银行,那些资产已经很难抵押给其他财团,去换取资金了。

     在盐田纲重看来,这真的是瞎胡搞。

     为了桥本太郎未来可能带来的回报,凭借着金融赚钱容易的优势,投机而已。

     又比如说现在的这个动作,纯粹只是为了担任通商产业大臣的桥本太郎积蓄影响力而已。

     “将那些经营状况实在没办法改善的会社进行破产,将原先的社员们吸纳入劳动派遣会社?”青田永臣有点没料到陶知命找自己谈的是这个事,“这样的做法……” “就业形势如此,这也算是对那些社员担负责任的行为。

    ”陶知命轻描淡写地说道,“只要规范地去做这件事,就绝对没问题,而且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青田永臣凝神思考着。

     终身雇佣制,确实已经开始瓦解。

    但无论如何,终身雇佣制始终还是霓虹人的首选。

     契约社员已经是报酬更低,不够稳定了。

    将劳动派遣这种事放在明面上来正式地做,派遣社员会有发展空间吗? 既然是派遣社员,就必然不能成为被派遣会社的骨干社员,只能进行一些最基本的低价值工作,个人也很难得到技能和经验的提升。

     而且,随时可能因为被派遣会社需求的变化,导致失去工作机会。

     虽然劳动派遣会社还会给社员发放基本的一笔薪资,但那实在难以保障完全的生活所需。

     陶知命知道他在想什么:“采用劳动派遣的方式,既能降低那些还有希望重振起来的会社经营的成本,也能为那些无可挽回的会社职员一条新的出路。

    这是当前经济趋势下无可避免的问题,内阁也必然会出台正式的劳动派遣法案。

    有出路,总比没有出路好。

    况且,我们的培训事业,我们投资的新产业,将来都会需要新型的人才。

    我们的派遣社员,以后说不定会成为真正优质的复合型人才?” “复合型……人才?”青田永臣有点不懂。

     在霓虹这样一个螺丝钉文化非常浓厚的社会,许多人一辈子就呆在一个会社、从事某一条业务线的工作、掌握一门专有技能。

     复合型人才这种说法听起来很高端,但青田永臣不是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