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霓虹最后的一柄剑?
关灯
小
中
大
度,我们内部也确实需要一次净化。
当然,对那个男人……他的判断,不容忽视。
如今他将一切都压在我们身上,这一点是真实的。
” “我和他的看法一样。
”田中的嘴角露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米国那些人,比我们要不懂夏国得多。
恐怕陶君也是因为更懂夏国,同样坚信民自党始终才是他们更需要的。
” “……我认为,不仅仅如此。
” “哦?” 金信丸抬起头:“田中桑,我们都不是罪人。
我们的成败,离不开钱包。
这样的事情,在他们那里是那么普遍,在霓虹就是可以随时被拿出来左右我们命运的把柄。
正如那家伙所说,霓虹摆脱枷锁的时代,不是现在。
他真正看好的,恐怕还是夏国能成为新的一极。
” 听的人不动声色。
“这没有关系!”金信丸坚定地说,“就算他真实的内心立场不在霓虹,也没有关系。
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个机会而已。
在那之前,霓虹越重要,越被需要,我们就能做一些真正的准备。
面子上的好处,让在野那些人去争。
真实的利益纽带,由我们去建立!” 在座两个都是性格颇为烈、也有点桀骜的人。
金信丸眼神森冷:“丧家野犬该狂吠的时候,就要用力!该摇尾巴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任何时候,真正的力量都需要保存着。
只要他的根基始终在霓虹,就不可能无视我们最核心的利益。
上田正裕不是会背叛家国的人,他和我有一场坦诚的对话,我才也能够坚定地相信那个家伙!” “哦?上田君怎么说?” 金信丸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上田君说,从陶君那里学会,仇恨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
而如果陶君有朝一日真的是在算计整个霓虹,他会是霓虹最后的一柄剑!” “……如此气魄吗?”田中·荣呆了呆,随后哑然失笑,“如果真的那样,又有什么用?算了,我的时间恐怕不多了,这样的难题,就留给你们来应对吧。
” 唏嘘一阵之后,他才眼神茫然起来:“真难啊,一国之路……” …… 面对几乎已在掌中的无上权柄,细川熙等人才感觉到在野的逍遥。
不用自己亲自去担负的那些责任,当然可以轻飘飘地指责,反对。
现在就不同了。
胜利已经基本可以宣布,内部也确定了推举他组阁,那他就得考虑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之前也不是没有考虑,毕竟他们还需要对国民们宣示自己的理念和对策。
然而高谈阔论是一回事,实际操刀是另一回事,何况还有新的变化? “和盐田桑已经见过面了,三菱的计划,各位已经知晓。
”细川熙开口说道,“陶会长去的是伊豆,住友的态度明显。
现在,三井还没有答复何时与我和小泽桑见面。
” 在这里的,并没有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的人,只有在野联合组阁的那些党派最核心的人。
“现在的情况,他们之间的争斗是无法停下的。
半泽那家伙公布出来的那么大坏账规模,就算央行已经宣布会因此发行特别国债支持金融再生,也无法解决全部问题,一定会有财团倒下!”一个小党总裁说道,“而且,宫泽桑他们一定还有最后一击!他们都能自掘坟墓了,还怕不会彻底把局势搅烂?” “对我们不利!”另一人开口,“就算有三菱的支持,富士银行、三和银行已经被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了,第一劝业银行也只是好一点。
如果不能很快有足够、合理的资金来源,金融再生委员会就要介入破产重组事宜了!” 细川熙皱着眉。
这还只是第一关。
保住了经济的栋梁,才谈得上重振,才有解决眼下失业问题、增长停滞问题的可能。
这些事,又绝不可能仅仅靠三菱与第一劝银的全力支持来做到。
后者,现在也只是情况比芙蓉、三和稍好,同样需要帮助。
“陶会长,也在推托。
”细川熙看向小泽太郎,“小泽桑,他的处境很微妙。
宫泽桑他们那么做之后,陶会长还会继续支持桥本桑未来重整旗鼓吗?” 小泽太郎抿着嘴,沉默一会才说道:“我也再亲自约见一下他吧。
这一次,恐怕要用我们真实的策略打动他了。
” 细川熙眼神微凝:“他会在意这一点吗?这份虚名,难道不会成为我们对他和那些外部力量间关系离间的表现?” “这就要看他之前出访究竟收获了什么了。
既然本来就是我们准备做的事,用来试探一下他也行。
” 细川熙和他对视了许久,随后默默点了点头:“如果陶会长能够改变立场,那么我们可以全力促成他与第一劝业银行的重组,相信原本就花了很大精力在第一劝银身上的他,会感兴趣的。
” “第一劝银?那芙蓉、三和……”有人忍不住开口。
细川熙看了一圈神色各异的人,最终也只能说道:“只能一个一个来,先解决最简单也最容易的问题。
” 一时之间,座中诸人心头全都泛起异样的心思。
没错,这次恐怕注定要有财团的陨落,至少要有一个财团的名字,从此将只留在历史中。
这种局面,芙蓉、三和又岂能不懂? “别说蠢话了!杀掉那个半泽能有什么用?我们的问题能因此得到解决?”松本泰弘气不打一处来,“现在需要的是钱!不论是增资,还是融资,找出办法来!” 谈钱就伤感情了。
这些董事们也并非没钱,凑一凑,至少能解决个两三成的问题。
多的就不能了,再多的话,难道一夜入贫,只为支持财团发展? 何况两三成的资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窟窿太大了。
金融监督厅的要求很正当,但就算只是达到银行法要求的最底线,对此时的富士银行来说也仍然是难上加难。
“要我说,那个半泽一木不能呆在那个位置了!这到底是想解决金融系统问题还是要埋葬霓虹的经济?如果不是他,慢慢解决,少一点储户们挤兑存款也不至于如此难办。
” “别抱怨了!”松本泰弘拍着桌子,“说什么他不能呆在那个位置的蠢话,以为我们还是昭和时代的芙蓉财团吗?” “松本桑,你!” 一口一个蠢话,总有人不能受这委屈。
大难临头,因为没有好办法所以才会慌,情绪失控了就易怒。
芙蓉这样的财团内部吵闹着,而比他们力量更弱的大银行,比如长信银行等就更慌了。
“桥本桑的态度是很明显了。
如果相救我们,当初就那么做了!”藤山和雄沉闷地摇头,“细川桑他们履职后,特别国债还要满足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的需求。
我们如果只能得到一部分资金,又能解决多少问题?” 僧多粥少,这就是现状。
“可恶!”长信银行的副总裁紧紧捏着椅子的扶手。
“我担心……”藤山和雄咬了咬牙,“桥本桑他们会做到更绝。
” “……还能是什么?” “彻底重塑他们的形象!”藤山和雄脸色阴晴不定,“已经都能把中小金融会社的监督权收回到金融监督厅,断绝不少地方党内中层骨干的未来了。
拿我们开刀,树立自身坚决革新的形象也不是不可能的。
” “……不会吧……难道金融再生委员会……要从我们长信银行的破产重组开始?” “很可能?”藤山和雄脸色极为难看,“还有什么,比大藏省嫡系的我们作为第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更能让细川桑他们难以掌控大藏省和金融监督厅呢?这么多年来,长信银行与大藏省有多少不可触及的秘密?” 副总裁呆了。
“宫泽桑和桥本桑……连大藏省这块最后的领地也不想要了吗?大家能任由他这样胡来?” “不!”藤山和雄苦恼地抱住头,“他们只用宣布这个决定,事情要由细川桑他们来做。
国民们如此关注,细川桑他们是无法置之不理的。
” 副总裁懂了:“如果做不好的话,还是让民自党来吧……到时候,国民们会这么想吧?可是我们的结局,难道注定是要脱离大藏省的羽翼?” 真的要失去了,有些人才念起当面的好。
主要是有一点:如果长信银行重组了,核心大位,自然再不可能轮到从大藏省过来的他们。
爹都换了,儿子岂有不换的道理? 番外:长信银行兴衰史 一、成立:服务于国家政策需要的半个国家银行 战后,日本为了使经济复苏,首先着手救助的是金融机构。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美国也有方方面面的考虑,日本的金融结构仍旧处于动荡。
财阀转型为财团,而政府需要一个能够积极响应内阁需要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手段调配资源迅速重建重要产业。
1952年,时任大藏省大臣的池田勇人召开金融政策委员会,计划将银行作为主要融资来源,并将不同金融功能划分给不同的机构。
经纪公司专门负责股票市场、城市银行为消费者服务并向大型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财团的银行)、信托银行专门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地区银行为小客户服务。
当年,《长期信用银行法》通过,创造了一种全新种类的银行——长期的信用银行。
池田认为“长期的信用银行”应通过自己发行债券融资,并向钢铁、造船、电力等特定行业提供长期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前半官方性质银行——日本劝业银行一分为二,一半成为普通的商业银行,
当然,对那个男人……他的判断,不容忽视。
如今他将一切都压在我们身上,这一点是真实的。
” “我和他的看法一样。
”田中的嘴角露着意味深长的笑容,“米国那些人,比我们要不懂夏国得多。
恐怕陶君也是因为更懂夏国,同样坚信民自党始终才是他们更需要的。
” “……我认为,不仅仅如此。
” “哦?” 金信丸抬起头:“田中桑,我们都不是罪人。
我们的成败,离不开钱包。
这样的事情,在他们那里是那么普遍,在霓虹就是可以随时被拿出来左右我们命运的把柄。
正如那家伙所说,霓虹摆脱枷锁的时代,不是现在。
他真正看好的,恐怕还是夏国能成为新的一极。
” 听的人不动声色。
“这没有关系!”金信丸坚定地说,“就算他真实的内心立场不在霓虹,也没有关系。
我们所需要的,是那个机会而已。
在那之前,霓虹越重要,越被需要,我们就能做一些真正的准备。
面子上的好处,让在野那些人去争。
真实的利益纽带,由我们去建立!” 在座两个都是性格颇为烈、也有点桀骜的人。
金信丸眼神森冷:“丧家野犬该狂吠的时候,就要用力!该摇尾巴的时候,就不要犹豫!任何时候,真正的力量都需要保存着。
只要他的根基始终在霓虹,就不可能无视我们最核心的利益。
上田正裕不是会背叛家国的人,他和我有一场坦诚的对话,我才也能够坚定地相信那个家伙!” “哦?上田君怎么说?” 金信丸难得露出一丝笑容:“上田君说,从陶君那里学会,仇恨的解决方式,有很多种。
而如果陶君有朝一日真的是在算计整个霓虹,他会是霓虹最后的一柄剑!” “……如此气魄吗?”田中·荣呆了呆,随后哑然失笑,“如果真的那样,又有什么用?算了,我的时间恐怕不多了,这样的难题,就留给你们来应对吧。
” 唏嘘一阵之后,他才眼神茫然起来:“真难啊,一国之路……” …… 面对几乎已在掌中的无上权柄,细川熙等人才感觉到在野的逍遥。
不用自己亲自去担负的那些责任,当然可以轻飘飘地指责,反对。
现在就不同了。
胜利已经基本可以宣布,内部也确定了推举他组阁,那他就得考虑如何解决眼前的问题了。
这些问题之前也不是没有考虑,毕竟他们还需要对国民们宣示自己的理念和对策。
然而高谈阔论是一回事,实际操刀是另一回事,何况还有新的变化? “和盐田桑已经见过面了,三菱的计划,各位已经知晓。
”细川熙开口说道,“陶会长去的是伊豆,住友的态度明显。
现在,三井还没有答复何时与我和小泽桑见面。
” 在这里的,并没有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的人,只有在野联合组阁的那些党派最核心的人。
“现在的情况,他们之间的争斗是无法停下的。
半泽那家伙公布出来的那么大坏账规模,就算央行已经宣布会因此发行特别国债支持金融再生,也无法解决全部问题,一定会有财团倒下!”一个小党总裁说道,“而且,宫泽桑他们一定还有最后一击!他们都能自掘坟墓了,还怕不会彻底把局势搅烂?” “对我们不利!”另一人开口,“就算有三菱的支持,富士银行、三和银行已经被要求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了,第一劝业银行也只是好一点。
如果不能很快有足够、合理的资金来源,金融再生委员会就要介入破产重组事宜了!” 细川熙皱着眉。
这还只是第一关。
保住了经济的栋梁,才谈得上重振,才有解决眼下失业问题、增长停滞问题的可能。
这些事,又绝不可能仅仅靠三菱与第一劝银的全力支持来做到。
后者,现在也只是情况比芙蓉、三和稍好,同样需要帮助。
“陶会长,也在推托。
”细川熙看向小泽太郎,“小泽桑,他的处境很微妙。
宫泽桑他们那么做之后,陶会长还会继续支持桥本桑未来重整旗鼓吗?” 小泽太郎抿着嘴,沉默一会才说道:“我也再亲自约见一下他吧。
这一次,恐怕要用我们真实的策略打动他了。
” 细川熙眼神微凝:“他会在意这一点吗?这份虚名,难道不会成为我们对他和那些外部力量间关系离间的表现?” “这就要看他之前出访究竟收获了什么了。
既然本来就是我们准备做的事,用来试探一下他也行。
” 细川熙和他对视了许久,随后默默点了点头:“如果陶会长能够改变立场,那么我们可以全力促成他与第一劝业银行的重组,相信原本就花了很大精力在第一劝银身上的他,会感兴趣的。
” “第一劝银?那芙蓉、三和……”有人忍不住开口。
细川熙看了一圈神色各异的人,最终也只能说道:“只能一个一个来,先解决最简单也最容易的问题。
” 一时之间,座中诸人心头全都泛起异样的心思。
没错,这次恐怕注定要有财团的陨落,至少要有一个财团的名字,从此将只留在历史中。
这种局面,芙蓉、三和又岂能不懂? “别说蠢话了!杀掉那个半泽能有什么用?我们的问题能因此得到解决?”松本泰弘气不打一处来,“现在需要的是钱!不论是增资,还是融资,找出办法来!” 谈钱就伤感情了。
这些董事们也并非没钱,凑一凑,至少能解决个两三成的问题。
多的就不能了,再多的话,难道一夜入贫,只为支持财团发展? 何况两三成的资金,也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窟窿太大了。
金融监督厅的要求很正当,但就算只是达到银行法要求的最底线,对此时的富士银行来说也仍然是难上加难。
“要我说,那个半泽一木不能呆在那个位置了!这到底是想解决金融系统问题还是要埋葬霓虹的经济?如果不是他,慢慢解决,少一点储户们挤兑存款也不至于如此难办。
” “别抱怨了!”松本泰弘拍着桌子,“说什么他不能呆在那个位置的蠢话,以为我们还是昭和时代的芙蓉财团吗?” “松本桑,你!” 一口一个蠢话,总有人不能受这委屈。
大难临头,因为没有好办法所以才会慌,情绪失控了就易怒。
芙蓉这样的财团内部吵闹着,而比他们力量更弱的大银行,比如长信银行等就更慌了。
“桥本桑的态度是很明显了。
如果相救我们,当初就那么做了!”藤山和雄沉闷地摇头,“细川桑他们履职后,特别国债还要满足芙蓉、三和、第一劝银的需求。
我们如果只能得到一部分资金,又能解决多少问题?” 僧多粥少,这就是现状。
“可恶!”长信银行的副总裁紧紧捏着椅子的扶手。
“我担心……”藤山和雄咬了咬牙,“桥本桑他们会做到更绝。
” “……还能是什么?” “彻底重塑他们的形象!”藤山和雄脸色阴晴不定,“已经都能把中小金融会社的监督权收回到金融监督厅,断绝不少地方党内中层骨干的未来了。
拿我们开刀,树立自身坚决革新的形象也不是不可能的。
” “……不会吧……难道金融再生委员会……要从我们长信银行的破产重组开始?” “很可能?”藤山和雄脸色极为难看,“还有什么,比大藏省嫡系的我们作为第一个必须完成的任务,更能让细川桑他们难以掌控大藏省和金融监督厅呢?这么多年来,长信银行与大藏省有多少不可触及的秘密?” 副总裁呆了。
“宫泽桑和桥本桑……连大藏省这块最后的领地也不想要了吗?大家能任由他这样胡来?” “不!”藤山和雄苦恼地抱住头,“他们只用宣布这个决定,事情要由细川桑他们来做。
国民们如此关注,细川桑他们是无法置之不理的。
” 副总裁懂了:“如果做不好的话,还是让民自党来吧……到时候,国民们会这么想吧?可是我们的结局,难道注定是要脱离大藏省的羽翼?” 真的要失去了,有些人才念起当面的好。
主要是有一点:如果长信银行重组了,核心大位,自然再不可能轮到从大藏省过来的他们。
爹都换了,儿子岂有不换的道理? 番外:长信银行兴衰史 一、成立:服务于国家政策需要的半个国家银行 战后,日本为了使经济复苏,首先着手救助的是金融机构。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美国也有方方面面的考虑,日本的金融结构仍旧处于动荡。
财阀转型为财团,而政府需要一个能够积极响应内阁需要的金融机构,通过金融手段调配资源迅速重建重要产业。
1952年,时任大藏省大臣的池田勇人召开金融政策委员会,计划将银行作为主要融资来源,并将不同金融功能划分给不同的机构。
经纪公司专门负责股票市场、城市银行为消费者服务并向大型企业提供短期贷款(财团的银行)、信托银行专门负责资产管理业务、地区银行为小客户服务。
当年,《长期信用银行法》通过,创造了一种全新种类的银行——长期的信用银行。
池田认为“长期的信用银行”应通过自己发行债券融资,并向钢铁、造船、电力等特定行业提供长期贷款。
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前半官方性质银行——日本劝业银行一分为二,一半成为普通的商业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