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关灯
    们就是乐此不彼。

     重新融入集体的苏醒再也没去后山放牛,他又恢复成快乐的苏醒,一日日,成长着。

     孩子们在逐渐长大,年复一年,小村慢慢富裕,差不多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机,祖国大地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闻上报导的这个国家愈发繁荣强大,香港回归,澳门回归,迎来2000年的盛世。

     彼时,苏醒已经上了初中,成了前后几个村,家喻户晓的‘状元’。

     苏醒成绩一直很好,从来到乡下第一年读书开始,年年都是第一,到了初中依旧是第一。

     每次他考了第一回家,奶奶就会高兴的抱着他说:“你要好好读书,将来考个大学生,跟你爸一样有出息!你什么都不要管,只要好好读书就可以,你上大学的钱你爸妈都留给了你,你别怕没钱读书,奶奶都给你好好存着了。

    ” 苏醒知道爸妈留给了他一笔读书的钱,几个叔叔伯伯也知道,村里人其实也知道。

    不然他们家也不会多次遭贼光顾。

    巴掌大的牛栏房好几次被翻得底朝天,气得爷爷奶奶大骂世道炎凉,幸好他们藏得紧,那笔钱一直掌管在囊中,连苏醒也不知道在哪里。

     只是上初中后,已经懂事的苏醒提醒过爷爷奶奶:“钱还是存进银行保险,别东藏西藏,这样反而冒险。

    ” 爷爷奶奶却说:“这种事小孩子别操心,我们心里有数。

    ” 苏醒有时见他们太紧张觉得哭笑不得,心想顶天了一万块钱,不会更多了。

    九三年时一万块钱的确是一笔‘巨款’,但是随着时代发展,到了两千年,一万块钱已经不算什么,当然对于山里收入微薄的农民来说,一万块也能愁白头。

     而且,就这一万块,无数次鼓舞着苏醒奋发努力,发了狠劲读书的决心。

    他不仅仅想靠着父母留下的钱读上大学,更想去外面的天地,见识更多的人,找到母亲和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第二章大学 【不知道为什么,幼时的记忆从未于我脑中淡去,一年复一年,那些久远的画面反而愈发清晰,一日复一日,在我脑中不断重现。

     我和双胞胎弟弟唯一的区别,是他眉心的那颗小黑痣,父亲曾说像佛陀额心的朱砂。

     就算弟弟遗失到天涯海角,只要看到他,一眼可以认定他。

    】苏醒踏入高中的那天,最大的收获不是学费全免,每月五十元的补贴费用。

     而是,在那间十二人的寝室,他认识了常安。

     苏醒呆呆的望着对面埋头猛吃的少年,那少年似有所觉,放下被啃了一半的苹果,斜着眼打量苏醒:“你一直看我干什么?想吃我的苹果?不好意思我只有这一个,还剩下半边你要不?” “……”苏醒尴尬的别开眼,“……我叫苏醒,同学你叫什么?” 那神神气气的少年困惑的眨眨眼,反问道:“你的名字